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人文经济中美人文交流辐射扩大民间“正能量”顶起

※发布时间:2015-1-1 0:24:2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2014年12月17日,中美人文交流一项新的引领示范项目在美国首都正式启动,是由中方主导、以民间交流为渠道、由中国企业鼎力资助的一次新尝试,甫一推出就备受美方欢迎和期待。

  “知行中国”-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项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策划实施,与多家美国机构合作,由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资助,计划在今后10年内邀请美国年青一代精英人士赴华。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力量正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积极发挥更大“正能量”。民间搭台、民间唱戏,也有利于扩大中外人文交流的辐射范围、创新交流模式,也令交流项目本身更容易为接受。

  第一,人文交流项目对象和内容需要多样化。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现如今,这几句歌词咏唱的梦想正越来越照进现实。如果提及中美人文交流,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美国学生直接来中国留学、在“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学习中文等经典场面。一直以来,吸引和支持美国大中小学学生“学中国话”是中美人文交流一项重要内容。

  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报告,仅2011年,就有9000名、2200名贺1.5万名美国学生前往中国参加短期学习项目、学生交流计划以及学位计划。

  不过,尽管中美人文交流的主力军应为年轻一代,对象应该更为多样化,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内容也应更为多样化,不能仅局限于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比如,此次“知行中国”项目就将对象设定为32岁至45岁的青年领军人物,他们应在各自职场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和工作经验,热爱中华文化,并有志于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

  美国十万强基金会卡罗拉·麦基弗特就在“知行中国”启动仪式上对表示,未来将不仅仅着眼于实现两国人员往来数量的增长,也希望能促进美国各阶层人士到中国学习,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从内容设计来看,他们将在中国4周,其中一周为专题研讨及语言与跨文化培训,内容涵盖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等,帮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而多面的当今中国;两周用于他们单独在中国国内访问,开展深度调研,帮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体验内容也能与各自关心领域、工作领域更紧密相关;这两个主要环节可谓“知行合一”。

  这种对象及内容设定有利于加强中美青年精英群体的交流对话,对他们进一步拓展人脉、谋求合作有着直接帮助。这些来自两国、商界、文化界等青年精英今后也可能成为决策者、领导者,尽早搭建交流渠道有益于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

  第二,人文交流项目需要多样化的民间参与方式。

  归根结底,人文交流还是落在“民相亲”的初衷上。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积聚起巨大的民间力量和民间智慧。而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可为中美人文交流吸纳更多民间力量、智慧。

  正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3年11月曾在美国出席人文交流活动时所强调的,今后要让更多有识之士支持和参与中美人文交流。

  比如,“知行中国”学金项目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第一,这是在中美人文交流领域一次由中方发起、民间资助的新尝试,民间积极参与可推动中美人文交流更大潜力。第二,项目将至少持续至2024年,时间跨度较长,有利于项目稳定实施、达成更为持久的影响力,而实现这一点也有赖于中国企业的积极资助。

  无论是主办、协办、牵线搭桥还是倾情赞助,中外人文交流需要社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少一点色彩,多一些民间组织实施、私营领域大力资助,也更有利于争取到对象国的广泛支持,有利于减少“有色眼镜”下的质疑。

  客观来说,作为拥有种种差异的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中美战略互信仍有很长要走。在美国国内,从到商界,老一代“冷战思维”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对于中方充满诚意的人文交流努力也常常保持过度,甚至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尝试视为“文化输出”。但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却日益浓厚。因此,从美国人喜闻乐见的角度直接切入,直接面向美国的交流需求,由中美民间机构直接合作,有益于寻求美国普遍欢迎和支持。

  《辐射》注册新商标新作或将公布

  中美游戏产业的攻守战:入华难去美国利润受损

  Bethesda放出神秘预告《辐射》再立新大作

  避难所还是?《辐射》背后的黑历史

  《辐射》版权官司纠缠不清网游版又成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