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雨城区孔坪乡柏香村脱贫后谋巩固提升

※发布时间:2019-11-19 1:17:4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卷尺一定要拉直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很重要!”11月4日上午,雨城区孔坪乡柏香村3组,柏香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负责人正与孔坪乡相关工作人员、施工企业负责人一起,共同验收该村的山坪塘护栏维修项目。

  稍时,验收结果出炉:实测长度49.5米,护栏为钢筋混凝土仿木仿古结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此后,待所有参与验收人员逐一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村党支部黄政全长长舒了口气。

  “山坪塘又叫双龙潭,源于当地的古老传说得名,是村里打造乡村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之一,待其旁枫叶成林、梯步铺设,将成为可观景、可休闲垂钓的新景点。”黄政全说,柏香村人不多、地也少,但生态和文化资源却很丰富,只要加以挖掘并综合利用,司马南被抓即可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长久保障。

  谈及脱贫后如何谋新发展,柏香村第一魏华刚先拿出一本关于贫困村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书——《诗意柏香》,书由柏香村村民委员会编制,印刷时间为2019年9月。

  此书共分为人文文化、诗词歌赋、思,以及兴旺景美、岁月留影、筑梦前行等篇章,从不同角度,讲述柏香村村民因地制宜、主动探索,稳步实现脱贫摘帽和家乡建设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

  由此,结合巩固提升、乡村振兴,魏华刚谈起了柏香村在市林业局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下,结合生态、文化资源禀赋,探索实践乡村旅游新业的所得。

  “这里是赏花亭,对应的是柏香园”,“这里是女娲亭,对应的是盘古园”,“这里是皇后亭,对应的是栖凤园”……紧随魏华刚前行脚步和声情并茂的讲述,已建成的8个景点相继呈现。

  按已确定的村级旅游环线打造方案,这里将在本月再动工修建一座对应栖凤园的观云亭。“待建成时,站在此处即可将柏香村近一半面积收入眼底。”魏华刚说,同步动工的还有思乡亭,待明年农历新年前全部完工时,这十大景观节点将在全村8个村民小组实现全覆盖。

  下山返程途中,天空中飘起绵绵细雨。迎着一个由远及近的身影,已脱贫户李本正出现在眼前,其身上正背着他刚从地里收回的新鲜食材。就在当日下午,他刚接到20名老知青们准备回村“探亲”的电话,接待地点就在他家。

  李本正的家为传统砖木结构,是柏香村按照“保留乡村农家质朴韵味”标准,在今年新建成的两个“知青老家”之一,主要面向游客提供符合知青年代标准的田园农家饭,一次接待能力约40人。

  为切实鼓励他主动谋发展的积极性,驻村工作队还免费给予了文化景点图片装裱、标识标牌和名片制作,以及卫生打造等配套服务。而李本正自身只需准备餐饮用具,并随时家中庭院窗明几净、整洁有序。

  与此同时,柏香村已同样在去年建成投运的“1号知青老家”,也从今年6月起同步实施了提档升级工程。

  “主要涉及新增农耕文化陈列室、红军长征微纪念馆,以及游客住宿功能等三个方面。”以农耕文化陈列室为例,村民委员会主任李明介绍,房间是现成的,摆放的各种农具和日常生活器具,也均是从村民家中收集而来。

  作为业主的施洪香,同样喜不自禁。依托乡村旅游建设、知青文化打造,从去年10月至今,她只是通过间歇性按需营业就已实现毛收入3万余元。

  孔坪乡柏香村,距雅安中心城区约13公里,位于雅(安)望(鱼)线亩,且大多位于山坡,呈零散分散状态,缺乏特色种植业规模化连片发展基础。

  由此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除了难以形成支柱性产业,还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李明从电脑中调出一份表格展示:全村960余名村民,目前留守村中的仅400余人,其余多外出务工。

  如何才能让村民拥有长效增收致富产业?自去年5月任柏香村第一起,魏华刚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最终答案是:借力文旅融合、依托村民自有技术或手艺,引导打造以户为单位的自创产业。

  去年8月的一天,长年在外务工的曹正琼回家探亲,并在家见到了入户走访驻村工作队。“除了会做点醪糟、糍粑给家里人吃,其余啥都不会。”“这就是手艺,做好了收入少不了。”虽然已过去一年多,但她仍记得自己与村里扶贫干部的初次对话。

  连番鼓励和支持下,曹正琼带着忐忑心情踏上了创业。效果出乎意料好,自当年10月至今年2月初,仅醪糟和糍粑两项,就实现毛收入2万余元。

  发展信心更足了。曹正琼在今年春节后即拿出积蓄和借来的钱,于6月底建起面积约120平方米的厂房。“从7月初到10月底,销售收入已达到4万元。”她说,目前正尝试做豆花和豆腐,效果不错、供不应求。“为扩大知名度,我还在8月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准备进军批发市场和超市。”

  66岁的赵传莲,用家里从清代传下来的泡菜手艺,吸引了不少前来游玩的游客和慕名而来的客人,并配套卖出了不少农家鸡蛋、土鸡和野山药,今年仅此就已实现收入6000余元;村民李永珍从去年9月起,在家中做起“馍馍”,并取名为“御饼”,至今已达到月收入4000元……

  就在10月底,该村刚与某文化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按协议约定,柏香村这些散发着浓浓“土味”的特色农副产品,都可通过公司销售平台进行推广。“村里还准备对现有140余亩茶园进行提升打造。”魏华刚说,届时将通过以户为单位和将建设的知青农场,开设体验式采摘、健康养生茶品等项目,促进户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更多村民加入后,如何有效管理?对此,柏香村已走在了前面。还是10月底,柏香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负责人,正是该村党支部黄政全。

  该合作社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避免户特色产业无序竞争。“目前,各项规章制度正抓紧制定中,待实施后可为全村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黄政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