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三年四班 “寻找年味儿”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4-14 0:46:1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春节期间,富强小学三年级四班进行了“寻找年味儿”实践活动。“寻找年味儿”实践活动伴随着我们学生的寒假进行,在适时的过年中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发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对学生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同时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过年期间,我们的同学们了解到扫尘、祭祖、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守岁、许愿、赶庙会等习俗。同学们了解到:

  1.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之意。

  2.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像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不敢入门为害。

  3.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而得名。它以工 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4.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5.正月十五,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烧炮、烧烟花、采青、闹元宵等。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柳晋阳

  在疫情期间,因为很多庙会活动不能如期举办,孩子们便给长辈拜年,网络拜年,挂祈福袋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并观察到“年味儿”;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年味儿”,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观察。通过“寻找年味儿”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深深的了解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民族,从各种充满年味儿的贺岁活动,到长辈们对孩子们的祝福,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祝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