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客家人_那良古镇_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8-4-1 1:51:2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客家人的乳名是很丰富的,绝大多数的乳名都具有越鄙俗越好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过去客家人的观念中,长辈对小孩子钟爱怜惜之至,是不能当着小孩子的面夸赞的,唯恐不能顺利健康地成长,遂有意标示卑贱,用方式掩饰亲昵热忱的感情。因此,男孩子的乳名叫得“贱”一些,目的是想让他更容易成活、成材,日后更有所作为,而女孩子相对来说本身地位低且贱,生命力强,所以她们的乳名常称为梅梅、兰兰、菊菊、秀秀等,借喻体的某种品质,表达对女孩子长大成为漂亮、美丽、大方的一种期望,所以女孩的乳名会简单一些。而当标示卑贱之义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乳名时,便呈现出许多闻之有趣的现象来

  一、以排行命名。按小孩在家中的排行顺序,如“细佬”、“三之公”、“四之嫲”、“五梅子”、“九妹子”等,尽属这一类。

  二、添一字命名。在特定的字前加一个通行字命名,客家人尤其喜欢加上助呼叫且响亮的字——“阿”等,如“阿亮”、“阿门头”……

  三、以动物命名。盖因之,连生孩子也只得广种薄收,能否养大,尚在未定之数,不如起个猪狗贱名,粗生粗养,易成活,如“野狗”、“祥务狗”、“海狗子”、“牛牯子”……

  四、以植物命名。取植物的根茎,结实、粗壮,生命力极强,寓能经得起风雨,如“枫树根”、“树头佬”、“糖梨子”等。

  五、以建筑物和场所命名。取固定的建筑物和场所,增加其出生的意义,或因小时较多疾病,说法是与其父母不相生,应另认较硬朗的“父母”。例“石桥生”(一指其母在石桥旁生下他;二指已认石桥为母)、“亭生”等。

  六、以日常用品(盛器)命名。寓物有所用,物有所值,如“半锅子”(由于旧时穷人家少,而“锅”是少不了油肉吃的)、“细缸子”、“尿桶钵”、“缸钵头”等。

  七、以身体特征命名。使之特征明显,不易走失,或寄寓相反和美好的希望,如“矮牯子”(目前矮,希望长大后成为高个子)、“吊目鬼”(指眼睛大且亮,看得远)、“二流鬼”(寓长大后成为一个潇洒、活跃的男子)、“高脚拐”……

  八、男人取女名。这是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在,视女性与牲畜同为贱物,于是偏给爷们取个娘们的名儿,如“茶树妹”、“福妹子”、“石桥妹”。

  九、女人取男名。还是重男轻女的意识体现:生了姑娘,还指望生小子,便在姑娘的小名上作文章,即如“招弟”、“引弟”、“领弟”、“来弟”等男性化乳名,偏多用于闺女。

  十、是“神化”取名。把男孩子唤作,加以神化。如在男孩出生后取名为“细头鬼”、“大头鬼”、“四家鬼”等等,祈盼一物降一物,以鬼降魔,使其一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还有的是稍为有点远大理想的,大抵如“贤老板”、“永长生”、“红来生”、“旺之牯”、“贵之客”、“富人妹”之类,那是一种热切的愿望和寄托。

  西风东渐使客家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上千年几百年的客家人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今天在主要场合,客家人己经失去了独有的服饰特征。现在人们只能从偏远山区的老人孩子身上,从舞台表演着装上去认识客家人在农耕时代形成并遗留下来的服饰特。

  客家成年人的服装基本上以兰,,靛青和黑色为主色调。这种颜色耐脏耐洗而又不张扬,这是客家人长年劳作,出入山野田园的最好选择,也是客家人外柔内刚,勤劳节俭的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

  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象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客家人的服装,无论上衣或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古风。客家最常穿的大裆裤,更是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大裆裤的腰间一定要摺叠几层才能系紧。平时一般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

  旧时,一般男女都不穿“”(),讲究者多穿一件较短的长裤就是了。内衣,则一般都穿,俗称“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两式,比外衣狭窄。以上服式,均指布质的,一般人家也只可能穿布质衣服,富豪之家则穿绫锣绸段。

  在妇女和儿童的头饰和服装上,客家人喜欢红,粉,绿,黄等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来的憧憬,从姑娘大嫂到老婆婆都喜欢一针一线把袜底,帽子,背带绣成美丽的艺术精品。客家人服饰上图案朴实精美而又寓意深刻,这也是南迁客家人与原住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结果。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自古以来以重礼、讲礼貌著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属之间,邻居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都有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人人都得遵守,若不,就会被人,甚至会骂你“早死爷爷少”。

  客家人的礼节很多,很繁杂。由于笔者的知识浅薄,加之在一篇短短的文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略举几例。

  待客。客人光临,男客人由男人陪坐,敬烟,女人奉茶。不能“打赤膊”、“穿”接待客人,亦不能随意弯腰曲背、架“二郎腿”,抠鼻子、玩脚丫。奉茶也很有讲究,单独奉茶给客人时要用双手端,客人多时用托盘端茶。客人接茶坐着要起身,不起身要说对不起,我没有起身。主人回答不用客气。用右手五指,左手四指,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生何处不相逢”。

  进餐。主人与客人进餐时,要客人或长辈坐上席,宴席上给客人斟酒要按座席的大小顺序。以方桌、圆桌为例:陪客的在方桌坐8号位、圆桌坐10号位,斟酒则按座位的大小顺序。这些规矩目前仍很讲究,尤其是广大农村。主人要给客人盛饭,请客人吃菜,不能侵占客人座位,不能脚踏别人的凳子横木,夹菜时只能夹自己一方的菜,不能目中无人乱夹乱挑。同一席的人吃饱时,不得离席,要把自己的筷子搁在自己的饭碗上表示等候之意(如遇有全席人把筷子搁在饭碗上,则表示不满或表示没有吃饱)或说一声某某请慢吃,对不起我没有等你。待客人回答:别客气,才能离席送客。

  送客。当客人提出要走时,主人要先挽留,客人确实要走,主人应为客人拿物、开门、送出大门。客人说请留步,主人才与客人拱手或握手告别。多人同行的,客人长辈或老者先行。

  客家人还有很多礼节,如子女早晨起来、晚上临睡要向父母或长辈问安,晚辈外出回来要给长辈打招呼,这是不可违逆的礼节。亲友有了红、白喜事都能主动相帮,互送礼物,就是平时有了什么新鲜食品,均要与邻里共享等等。

  远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有了吉祥的观念。《易·系辞》载:“吉事有祥。”《庄子·世》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应之征。”具体表现的内容是“五福”。在客家地区,“五福”多指福禄寿喜财。由这“五福”而产生出许多吉祥物。

  客家人每逢生子做满月、男婚女嫁或寿诞所用的吉祥物,品类繁多,五彩纷呈。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有这样一首客家山歌:“第一香缘第二莲,第三槟榔个个圆,第四芙蓉五枣子,嫁郎总要得郎怜。”这里的香缘(上缘——搭上了线)、莲(连、恋)、槟榔(畀郎,即献身于男子)、芙蓉(夫荣)、枣子(早生贵子),从说合到结婚生子,全过程都是用谐音、双关意的吉祥物来表示。此外,还用手巾、带子、灯盏等吉祥物,来表示长寿、带子带孙、添丁发财之意。有的用长命草以示“长命富贵”之意。

  客家人祝寿时所用的吉祥物,多在祝颂的画屏、寿幛上来表示。因蝙蝠之“蝠”同“福”谐音,“鹿”与“禄”谐音,故在画屏上把寿仙公置身于松、鹤、鹿、蝙蝠、灵芝草之间,以示吉祥。

  在客家民间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墟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早已把袋里的钱捏湿了,蹩足了讨价还价劲头往墟场赶,这是叫“赴墟”。买卖双方完全了交易,带着胜利果实回家离开墟场,叫“散墟”。墟日的第二天叫“墟背日”,是最没有生意做的日子,一般墟里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墟的好生意做准备。

  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是分为“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两个相邻的墟镇,它们的墟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卖买双方都有较会的交易机会。各墟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如新陂墟的“鸡哩行”有“鸡里好卖墟墟来”的民谚;岗背墟的“石灰行”远近闻名,连江西省都有客户。一般把人流量大、交易量多、散墟晚的墟,叫老虎墟,反之叫帕哩(一种身体很小,游得很快的鱼)墟。

  “墟日”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商品的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牲畜类的“鸡哩行”、“猪哩行”;服装类的“布行”等。一般墟日最热闹的要数另类的小商贩,如卖老鼠药、卖蛇药、卖跌打药的,还有算命的。他们或编成顺口溜高声叫卖,诸如:“老鼠药,家家用得着,一家买到了,十家都安乐:上夜吱吱叫,下夜硬翘翘。。。唔吃就灌,唔死就摔。。。”之类,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卖跌打丸的则早早就把砖头摆在摊位上要给各位表演单掌开砖,功夫带解了又系,劲运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见他开打;算命的故作神秘,摆开了生辰,要给你指击一条富贵之。关于他们的圈子有个很酷的说法,这就是金庸笔下常常出现的“江湖”,只是江湖少见侠客而已。客家人通常也把这些人叫做走“江湖的”。

  客家地区的狮舞活动是在春节期间。此时城乡各地的公共场所都有狮舞活动。狮班的规模大小不等,但最少都得有8个人,扮狮子2人,大头1人,猴子1人,打锣鼓的4人。狮舞活动不但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还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的狮子,各地不尽相同,有青狮、金狮、黄狮、红狮、阔嘴狮、高脚狮等多种。往往一县之中就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狮班,例如大埔县有开口青面狮、斗牛狮、青面盖子狮、独角狮、猫头狮等5种,青狮为王中之王,均为南派狮,只一个狮头,狮身为一块画布,有单人、双人两种。此外,还有一种仔狮灯。

  梅州的客家狮舞,有独特的表演程式。狮舞开场之前,一般都有一套武术表演,包括拳术和刀、枪、棍等器械。逗狮子的,是一个戴面具的大头,一手拿蒲扇,一手拿一撮树叶。有的地方还有一个带面具的猴子。狮舞除狮子表演跳跃、翻滚攀登(上八仙桌)之外,要在锣鼓伴奏下,由狮子与、猴子有节奏地表演一套程式,如拜山、出山、参狮、洗狮脚、洗狮身、种假青、种真青、吃青、挖井、饮水、睡狮、扇狮、逗狮、镇狮、归山等。据传,这是来源于《西游记》的一段故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过一山庄,见瘟疫流行,暴尸遍野,却苦于无救治之法。晚上,,赐给唐僧长命草一撮和蒲扇一把,告知往数十里之外山洞中,用长命草逗引沉睡的千年雄狮,用蒲扇镇狮,令雄狮绕山庄一周,病魔便除。唐僧师徒依计而行,果然奏效。狮舞中的便是沙僧,猴子便是孙悟空了。因此,狮子成了镇邪、吉祥的象征,在表演之前,总要先登门入堂参拜,以驱保平安。

  在闽西,则将狮舞明确区分为文狮和武狮。黄狮、红狮为“文狮”,又叫“睡地狮”,性格温驯,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抢球等动作。青狮为武狮,威武雄壮,表演动作跳跃、跌扑、腾翻、直立、盘桥探海、走梅花桩、蹿桌子、爬梯、走索、叠罗汉等,并多有武术、杂耍穿插其中。永定、上杭、武平狮舞接近粤东,而宁化、长汀等地则较多北派风格

  迎亲的头天下午,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最先到达的是抬礼肉的扶子一行,其次大花轿及随行执事人员,第三、第四到的是挑担抢师和媒人,女方家燃放鞭炮迎接外,还要派人接担子和雨伞等,然後由礼生引进,道过辛苦,双方互道吉利话表示祝贺和谢意,礼毕入座。晚上设宴款待迎亲人以及提前到达的“对手血亲”等。

  晚饭後,用男方家拿来的“三牲”(鹊、鱼、肉)油烛、香纸,鞭炮等敬奉祖,举行发烛仪式。请“家祖”、“外祖”长辈各一人”发烛”。每人负责点燃一支油烛边点边说。家祖说:“双手发起鸳鸯烛,闪烁照厅堂,交泰齐祝贺,夫妇齐眉幸福长。”外祖同时说:“发起花烛照华堂,祥光满室配鸳鸯,此日凤侣鸾俦後,他年麟趾早呈样。”另一种是一人一句,如甲说:“发烛双双”,乙接著说:“大放豪光”;甲说:“美配才郎”,乙说:“地久天长。”然後呼神:“某堂上某氏祖先,今有堂下嗣孙某某之女择某日于归与某氏某某之公子结为夫妻,预祝百年百阶老,五世其昌。”呼毕作揖。说完後将大油烛吹熄拨下包好,送给男方“打交杯”时用。这个,发烛”仪式,也有的定在第二天新娘告别祖出宫时举行。

  几烛之後,摆上糕点、美酒,邀请挑担师、媒人等人席,商议有关接亲未尽事宜,清点红单中所写的各项礼金,礼品、红包、衣物等是否备齐。这时,女方总要提出新的要求,有时甚至“出格”,要男方增加钱财。这个过程称为“讲亲”。乡间相传:“讲亲、讲亲、不讲不亲”,因而有不少人家为一件小事讨价选价,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像在吵架一样。但双方心中明白,这只是“演演戏”而已。为了照顾女方的面子,男方总是要作一点让步。晚上,夜深人静时,女家主人带上新娘,备好“三牲”去敬花轿,并在轿中试坐一次,称为“拉轿”。

  第二天早上,主人家正式设筵款待宾客。饭後,分头忙碌。新娘则在房中“哭嫁”,名为“哭嫁”,却没有“泣声”,只是流著眼泪,带著哭音而已。譬如:当男方迎亲者抬著喜肉,扛着花轿来到女家时,新娘拖长尾声似歌非歌地哭诉,所以又称为哭嫁歌。:

  爷娘含辛茹苦地抚养,使女儿从一个尺长的婴儿成长为小丫头,又从疯疯癫癫的小故娘成长为大闺秀,如今就要为人妻子,做妈的自然有很多话语要交代,於是哭嫁成了母亲对临行前女儿的谆谆:

  乖呀!妹呀!尺长带大在身边,唔唔觉20年,会绩麻,会纺?,?龙?虎活生生。我个妹,今晡就要结良缘。

  被嫁女要与生身爷哀等家人分离,爷哀的养育之恩,兄弟的手足之情,难舍难分,所以要哭娘、哭祖,哭兄弟和各方亲友:姆呀!姆!十月怀胎多辛苦,挑柴卖炭把口糊,缺衣少食,唔少,女儿恩难忘。

  祖呀!爷,你添男丁朝,夜点灯,光耀祖旭代传,只爱祖有,世世代代出英贤;你添女丁忘徒然,一封鞭炮过山川。

  哭嫁的习俗,从何而起,笔者未去查考。据说从前有一位善良聪慧的姑娘,在娘肚中就指腹许配给了同样还未出世的一个孩子。姑娘长大要出嫁时,对方家道已落,想到心爱的女儿嫁过去後可能会,做娘的不由?水涟涟。男孩听说後,感到惭愧,心中暗暗下决心,後来成为一个妻子的好丈夫,并终有所成。有人说这是母亲的?水了月老,暗中牵成,了姻缘。

  哭嫁这种客家婚俗,至今仍在客家乡亲的聚居地流传。这种习俗之所以至今不衰,有其深远意义,是一种特殊的家教形式,它不知成就了多少贤母良妻。

  哭嫁是世代流传在土家山寨别有情趣的典型婚俗,是表达新娘对自己家乡父老兄妹、亲朋好友们难分难舍的离别真情的独特形式。凡新娘,在出嫁的前三天起就要开始哭嫁。新娘会不会哭,被人们当作评判姑娘聪明或呆笨的标准之一。如果在哭嫁时哭得不悲恸,不感人,往往会被人。

  新娘哭嫁时,父老兄妹、亲朋好友们跟着劝,哭则称为陪哭。新娘则见谁哭谁,见事哭事。哭时新娘用一张帕子将脸蒙住,拖长尾声似歌非歌地哭诉,所以又称为哭嫁歌。哭嫁,在旧社会很盛行,是妇女们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悲叹,也是对封建婚姻的揭露和。

  新娘哭嫁时,父老兄妹、亲朋好友们跟着劝,哭则称为陪哭。新娘则见谁哭谁,见事哭事。哭时新娘用一张帕子将脸蒙住,拖长尾声似歌非歌地哭诉,所以又称为哭嫁歌。哭嫁,在旧社会很盛行,是妇女们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悲叹,也是对封建婚姻的揭露和。

  土家族哭嫁歌内容十分丰富。渝、湘、鄂、黔边境土家族地区,哭嫁的内容虽然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大致都包括了辞祖、哭爹娘、哭哥嫂、哭十姊妹、哭穿露水衣、哭众亲友、哭骂媒人、哭出门、哭梳妆、哭上轿、哭入席等一系列内容,有母女相哭、姐妹相哭、姑嫂相哭、骂媒人以及“三从四德”之类。其形式有:一个单哭,两人对哭、对唱、合唱,要边哭边唱,唱中有哭,哭中有唱,总之要突出一个“哭”字。土家族《哭嫁歌》是用“哭”声谱成的,是旧社会土家妇女用泪水“煮熟”的,是男权社会里妇女的一部史,也是历代妇女对买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之声。

  哭嫁主要是新娘自己表达内心的感情。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哥、嫂、弟、妹、众亲的离别之情,抒发哭嫁女辞别爹娘等亲人时难舍难分的忧伤。哭爹娘歌词唱道:“哭声爹来刀割胆,哭声妈来箭穿心。只道父母团圆坐,谁知今日要分身。”“蒿芝关门叶子多,爹为女儿拖累多。旧账没有还清楚,新账又借一大坡。你为儿女卖良田,你为儿女操碎心。心想平生服侍你,不由女儿心。祝我爹爹高福寿,女儿再苦心也甜。”哭嫁中对哥嫂提出希望,孝敬父母,让双亲欢度晚年。如“哭”哥哥:“千斤担子交与你,代妹孝敬二双亲。……吃饭穿衣要过问,头痛脑热要细心。大三小四要你办,天塌下来靠你撑。父母高寿全家福,妹在婆家喜在心。”

  在我国旧的婚俗中,女子结婚年龄偏小,只有通过哭嫁方式来磨练。宋代“凡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在土家族哭嫁歌中也唱到“我的头发还未生根,牙齿还未长齐,织麻纺纱都不会,大背篓也背不起……”。由于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哭嫁来消除对婚姻的恐惧感与陌生感,让女子从心理和生理别过去,未来。

  昔日,“天下无媒不成亲”,媒人在婚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姑娘最恨油嘴滑舌的媒人,因此,在“哭媒人”中骂媒人也格外精彩动人,如“媒人是条背时狗那头吃了这头走,娘家来吹女婿好,婆家去吹嫁妆多。媒人是条好吃狗,东家吃了西家走……”媒人听了这些话,并不会生气。

  客家婚俗的哭嫁与土家族的哭嫁,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客家的哭嫁与土家族的哭嫁的源却大有文章,值得深入的研究。文/江西修水吕望、梅州客家东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亲将红单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的(要到女方的祠堂、、社公),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才人无貌,烂扇多风:意指在一般情况下有才能和能有成就之人,长相都是不出众的,身高和相貌一般也没可圈可点之处。

  暮暮固固,正是师傅:客家话暮固即指明知事物会怎样而不声不响,不发表很多看法或太表现自己的人。意指也正是这种人才极可能是解决问题、技术高超的师傅级人物。

  唔声唔声,正是先生:大意同上一句俚语基本相同。不过先生一般指有文化有见识之人,而师傅则一般指有技艺的人。

  文句碌碌,餐餐食粥:意指满口之乎者也夸夸其谈、卖弄文墨、不干实事之酸文人,极可能就是连吃饱饭都困难,只能以粥充饥的穷人。

  横肠吊肚,门前马牯:即拴,马牯即公马。此俚语全意是指花花肠子多又心地不善良的人,一般都是为富不仁者。反过来说就是门前拴有公马又不做正经事的人一般都是,离其远点没错。

  直肠直肚,下来无米煮: 意指如果太老实,直来直去,只有帮人助人之情,没有防人,最后很可能会穷得连煮饭的米都没有。

  意为没有多大意思或不感兴趣。“碓”为脚踏的舂米工具,旧时做米粄用碓舂米,舂米时若碓头上一丁点儿东西都没粘上,意味着碓臼里货料有限,少得可怜之碓臼里的东西往往提不起人们的胃口,故谓之“冇搭碓”。亦作冇搭闪,闪,是指星星点点之物,即碓头上一星点儿都不粘。冇,亦可作“无”,读么或矛。

  抱怨某人总是出现同样的差错,从而致使他人麻烦不断。做米粄用碓舂米,舂米时通常碓头会被湿米粉粘牢,故常把碓头顶起并刮去碓头和碓臼中粘牢的米粉,如此多次反复顶起碓头,麻烦不断。尚作顶顶碓、真顶碓、顶之顶碓。顶碓货,即是常出差错并累及他人的人。

  “春车”实为“伸叉”。 伸,古音为“春”,现梅县仍保持该字的古音读法,如:伸(春)筋、伸(春)手伸脚。“伸叉”引申的意义较多,述略如下:

  意指吝啬。 客家人表示“吃”是用“食”字,而小口斯文的“咬”用“啮”(音ngat3)字,以小口小口地“啮”来吃东西,寒酸之至;“擦”,每吃一口就擦拭一下嘴巴,舍不得马上吃完,寒碜又可笑。“啮擦”一词即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快吃之意,也引申为舍不得花,即吝啬。啮俭(kiang53),亦指省吃、省用。

  相传旧时有个挤佬哥,一生劳碌俭朴,家境还算殷实,但渠生性孤癖,每日三餐的啮食、擦嘴之寒酸样常被人;又因其十分惜恋家当,纵使废物废具也不轻意丢弃,性格实在“挤”,后来“挤佬鬼”一词也表示吝啬之人。

  俗语云:老刀嫲净绛。“绛”为紫红色的刀锈,“净绛”表示布满铁锈,故老刀嫲已无锋利可言,引申为能力不比往昔,或能力不足、程度有限。嫲是阴性词,客家人对事物认识有阴、阳之分,如:雷公、碗公、虾公、蛇哥、滑哥、笠嫲、勺嫲等。

  即没什么了不起,仅一般般之意。过,过分、出众,冇太过,即并不过分、突出,也就是“一般般”,并非“”之意。

  意指尚差远矣。摸目(瞎子)等天光---盲得时。即早着呢、差得远呢。盲,看不见,或“未”之意;得,满意、行;时,时候。即还看不见满意的时候,程度深一点就是“尚差远矣”!。亦写成:样得时。

  结煞,意为结束、完结。“冇结煞”,即是指没有办法和结束当前状况,心中焦急之意。当突然发生意外或碰到不该发生之事时,不知如何了结,束手无策,心焦如焚,谓之“冇结煞”。“冇得渠结煞”,即无法他、真拿他没办法,怎奈之何之意。结,这里读gat3。

  样结煞!还唔落雨,田丘都哔坼咧!。坼,音尺,裂开之意”;样,音ngiong53,“样般、如何”之意。

  下数,量词,即次数。“一卜”构成“下”字,原指占卜问神的次数,远古时代是神的社会,人们要做的大事要事都要占卜问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和困惑都要占卜问神求知凶吉。占卜当然有其俗定的规矩,“多下数”即为某事而多次占卜问神,引申为多麻烦、多规矩、多意外之意;“冇滴下数”即遇事、做事时不按俗规占卜求神,即没有规矩、没有道理之行为。唔知下数,亦即不懂规矩。

  占卜,客家人亦称为“跌蛏珓”,谐音“得圣告”,即得神灵所示之意。“蛏珓”由两扇贝壳组成,占卜者后,便虔诚地把合于双手心的贝壳抛落,若两片贝壳皆仰则谓之“笑告”,不示凶吉;若两片皆覆,则示凶;一阴一阳,则兆吉。

  梅县有一俗说:夏万秋个灯笼,十分多“夏字”(下数)。双关语,即多规矩、多麻烦。“夏万秋”楼是梅县著名的合璧的客家民居,现辟为客家民俗景区。

  怪气的闲言或和。蛇和鬼都令人,蛇声和鬼叫自然界都不存在,都是的。

  表示对方所言不切实际、极为离谱,不值得反驳与回应。比“去同鬼讲”来得文雅。伯公是神,是客家人对神的特殊称谓,如土地伯公、河唇伯公、坳背伯公、天伯公等。

  指的发脾气,撒野。囗语念作“boit3皱风”。原本平静的旷野,突然间气流上升,带动尘埃盘旋上冲,形成一股小旋风,俗称皱风。原指小孩的躺在地上旋动身体手拽脚踩地撒泼,就像盘旋的皱风一样。现泛指他人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尤指板起脸孔不出声的脾气。亦写作“发皱疯”。

  数,武术招式、套之总称。古时客家人尚武,打擂台比武是常事,胜者被拥戴,为成功者的象征。擂主武功高强,功底扎实,挑战者亦须心中有数,找到破解对方的套。冇数,即尚无取胜的招式,找不到破解对方的套,比喻谋事不成或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有数,即有希望,有成绩;唔照数,即不按固有的定式去化解对方的套,比喻不按规矩办事,或打破陈规办事并获得成功。口语中“有”、“冇”即是有数、冇数的省略。

  旧时客家地区有个武功师傅,功夫了得,名气大,求师学艺者众。名门师傅,崇尚正统,亦十分严厉,所授的一招一式,学徒都必须按部就班,勤学苦练,不许有半点偏差和逾越,稍有走样,便受惩罚,学徒要想学成出师可不是件易事。

  又到出道比试之日,按老下数(规矩),唯有闯过演练和比试关者方可出道成师。一出场,个个摆出架势,使出浑身之劲,像模像样,教头甚喜,第一关全部通过;紧接着与师傅过招,凡能抵挡住师傅进攻,避过师傅两凌厉攻势者,便能得到师傅的认可,顺利成师。不多功夫,几个伙计接连败下阵来,都不动师傅半点“气脉”,气得师傅大骂:“汝等殁(mut3)材,盲得时”,并吼着叫下一个上阵,此时,一个伙夫出身的学徒出阵,几番功夫,伙夫亦难招架,伙夫系机灵之人,忽然想:“涯往时破樵,常常飞舞樵坼,何不使出自已的樵坼功夫来呢?出奇致胜乃兵家”,随后便一边招架一边退至草坪樵堆旁,突然间顺手抽起樵坼,飞舞就打,师傅被突而其来的招法打懵了,节节后退,大声道:“为何汝唔照数?”,伙夫曰:“只要能赢汝,不管照唔照数!”,师傅奈之何也!只好拱手收场。

  3、教练每次都派主力队员为首发,而这次关键赛事却唔照数,大部分由新手担纲,没想到大获全胜。

  一日,某教书先生授课写字,待学生各自磨好墨,备好纸笔后,便由先生示范,“人之初,性本善”,书毕,便滔滔不绝地释义和解说书写要点。一学生举手发言,曰:“先生,课本印字与汝所书有异,书中‘初’之偏旁为‘衤’,汝书为‘礻’,一点之差,孰之误耶?”。先生顿觉有错,思索片刻,故作镇静曰:“冇错,算汝观察仔细,涯正是有意考考汝等,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涯之所书‘初’字,没看到‘礻’中另一点的痕迹么?涯系用水所书,色白如纸,谅汝等未察觉耶”。学生面面相觑,点头称是,曰:白水字之故也!……

  从此,客家人把错字及同音之别字便俗称为“白水字”。而蹩脚的、常出差错的教书先生便称之为“白水先生”。

  通常客家人对脏的表达是用1、秽或浼,客音为mei53,即之意,刮秽,即十分。2、邋臢(lat44zat44);3、污糟;4、得人畏。此外尚有一种较的叫法:eu53neu53,类似于“懊恼”或英文“ohno”之发音,此种叫法多为梅县范围内流行。英文“ohno”是表达“不、不行” 等否定之意,此种对脏的叫法或许是受外文的影响,当说“ohno”(秽)时,左手捏鼻孔,右手摆动,表示恶无法靠近,那些离开故乡较久的华侨或侨裔,对眼前一些脏的现象只能通过简易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亦不失为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故有此一说:“ohno”…“脏”

  限,局限;在或势,即现在、此时此刻。限在,即偏偏此时此刻之意,也就是说本来事情并不遂意,偏偏此时又出意外,更加不妙。

  “讽”是对胡弄及敷衍了事行为的与。敬(祭)神之事是极为庄重的,有一套繁琐的俗规,若心不虔诚,装模作样地敷衍了事,则是骗神骗鬼胡弄的行为,是对神的和极大的,故谓之“讽”。另写成“奉”、“哄”。“讽”,亦是“屙痢屙肚”行为的另种表达。

  2、当今的电视剧净系古装武打爱情剧,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毫无帮助,这些电视编导的做法真系讽。(胡弄、做无意义之事的行为)

  出了差错不向自已找原因而把责任推诿他人,或抱怨运气不济。客家人的灶头都设有神位,灶神(或灶君)是主司厨室生香之神,少了灶神的庇佑则会无米落锅或五味不全。原指把饭烧糊了,不想想自已的差错,而是埋怨灶神不庇佑。

  意为辨别不清、张冠李戴、混为一谈。“读书读得多,料字写成科,韭菜话麦草,胡鳅合滑哥”这是客家地区流传的顺口溜,意为张冠李戴,其实质是对死读书之人的,对无生活常识的嘲笑。

  合,音“甲”,为合并、混在一起的意思。个头不大的滑哥(塘虱)与胡鳅的外形有些相似,无常识的人就常把它们混为一谈。

  “的、得、地”三字普通话都系同一个音,运用时容易胡鳅合滑哥,尤其是小学生,而客家话则很容易区分。

  指保守,活动能力差或死守某一领域不向外拓展,致使错失良机。田螺是行动迟缓的,觅食时更不能过田埂,天旱时该死的田螺注定乌乎。

  意为东边不亮西边亮,亦指当某一方案行不通时就采取另一方案,想尽千方百计总能闯出成功之。坼,音“尺”,指裂缝。太平军攻打嘉应州时,城东门久攻不下,后改攻西门最终炸开个大口。

  小李前几日去深圳推销新产品,销量不理想,仍唔,小李想:东门唔开,西门哔坼,改日去广州推销肯定能行。

  指学识不多但又爱炫耀。淹,这里指淹淹泼泼、溅出之意,是淹泼得厉害,并非指出人命。挑着盛得满满的两桶水时,挑者步速较慢,步态稳,水不易溅出;而当挑着各盛半桶的一担水时,挑者走得快,两水桶左晃右晃,水就极易溅出桶外。比喻学识只有半桶的人,极爱跳出来炫耀。

  李教授给大家作学术报告,渠极为自谦地讲:今日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过,某些方面涯实在系半桶水淹,还请大家赐教。

  车大炮,客家话为吹牛,过分吹虚之意。来源为“扯大炮”,元明杂剧《锁白猿》台词:贫道姓邹(诌)名谎,字扯炮,道号弄虚先生。“扯大炮”之俗语各地方言均有,但客话音变为“车大炮”,与原字读音稍有异。吹牛,现多作:麦、麦胖、泡糊、吹大炮。(台词为网上搜集)

  去世,客家人称为过身或过世,逝者灵堂设于围屋祠堂上厅,为凭吊逝者而设的吊唁活动(俗称探青)有鸣锣、吹过与哭丧等部分。族人或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当其从远处走近时,立于祠堂门口的持锣者必须鸣响锣,鸣锣次数视来者男女而有别,男双女单,即告知厅内亲人:吊唁者将至;随后吊唁者步入大门,与此同时,厅内铜鼓师傅吹起哀乐,为逝者“吹过”,“吹过”之音悲凄,催人泪下,伴随着的是哭丧者呼天撞地的哭声;凭吊者鞠躬、上香后礼毕。整个丧葬之俗则较为复杂,“吹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逝者完葬之后尚有打锣钹花压煞等繁琐佛事之俗。

  “吹过”所用的乐器俗称为“死笛”,“吹过”只是为痛别逝者而营造悲凄气氛之行为,旧时有一俗说:铜鼓师傅吹过。述出了铜鼓师傅的职业,亦道出其专为丧事而吹哀乐之可怜状,后来,悲凄可怜者的景况便往往与“吹过”者一样相提并论。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吹过”之俗几乎荡然,但与当前兴起的丧葬管乐队的表演是有很大的差别。吹过,同义词有:、。

  俗语为:屎缸鸟闹雀。屎缸鸟满嘴臭,可偏偏不知趣地往喜鹊(俗称喜雀)群里混。意指因爱面子而作出的不得体之行为,贬义,有之意。现也泛指某些怪异、出格的行为,“贬”味已较淡了。闹,客语为爱表现之意。喜鹊,部分客家地区俗称为喜雀,故有闹雀之说。

  故意与众不同、哗众取宠。某君爱写字,但又写不好,便常临摹碑文字帖,并以此书字体来炫耀,人家却无称许之词,碑体而已。

  意为不着边际、离谱、虚玄。“麦”(扌麦)意为打。向天比棍---打,意即手舞大棍在打、骂,当然是太虚玄、太离谱。

  意为厚脸皮,老练,爱逞。合,客语音为“甲”;米合,即量米的器具,竹制而成,经久耐用,常为前辈人留下的家当,量过几代人之米的家伙当然见过世面。

  意指不辞而别,悄悄离去。溜,读liu53 ,去声。水槽里的水悄悄溜走,无声无息,并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指心态难以捉摸,好生奇怪,即“恁(an31)趣生”。正立的神像,其喜怒哀乐之神情皆栩栩如生,一目了然。斜眼看伯公(神)则看不清其面目,其神情只能半看半猜,始终是神秘莫测。故有:斜看伯公-----系侧神。尚作十分侧神。

  又骂又怨天,即大叫大喊、噪噪闹闹之意。现亦多指某人自以为是地、爱出风头地大声叫嚷、大发牢骚,常使得他人反感。喊,白读为:hem44

  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如梅城山歌、松口山歌、石马山歌,腔调不同,仅梅州就有100多种腔调,但都是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客家山歌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一般而言是因广东省有九种不同的口音,也就是因乡音的不同而导致唱腔的不同。所谓的九腔包括有;海陆腔,四县腔,饶平腔,陆丰腔,梅县腔,松口腔,广东腔,广南腔,广西腔等。所谓的十八调指歌谣里有;平板调,山歌子调,老山歌调(亦称南风调),思恋歌调,病子歌调,十八摸调,剪剪花调(亦称十二月古人调),初一朝调,桃花开调,上山采茶调,瓜子仁调,闹五更调,送金钗调,打海棠调,苦力娘调,洗手巾调卖酒调(亦称粜酒),桃花过渡调(亦称撑船歌调),绣香包调等十八种调子。严格的说,客家山歌不只九腔十八调,但由于其它腔调,较无特色以致失传无法考据罢了!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心,如:“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朵朵开。”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起才发展到中唱,唱到及至海外。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著名山歌手,先日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客家山歌就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一是属于陶醉或的,唱时未必有对象,有时可以单独一人随口哼几句来调剂枯燥的心情。二是属于男女间调情的山歌,这是客家山歌的主要的部分。三是属于戏谑性的歌谣,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性的态度向对方唱一首山歌,对方如有反应则互相以山歌调闹讥讽对方,如无反应,可知她(他)是一个老实可欺或不会唱山歌的人,那就更可起来了。客家情歌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是中国南方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硕大而珍贵的钻石。深沉的情思大胆的披露,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想望,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

  下面列举部分客家传统情诗: 1.山歌越唱越出来 山歌越唱越出来,好比青龙翻云海;云海翻腾龙张口,珍珠八宝吐出来。山歌要唱琴要弹,人无二世在;人无二世在,花无百日红在山。 日日唱歌润歌喉,睡觉还靠歌垫头;三餐还靠歌送饭,烦闷还靠歌解愁。山歌唔唱忘记多,大唔行草成窝;快刀唔磨会生锈,胸膛唔挺背会驼。 2.唱个情妹对情郎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 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唱个麒麟对狮子,唱个情妹对情郎。 唱歌不是比声音,总要唱来情义深;恋妹不是论人貌,总要两贴心。3.莫作杨梅暗开花 妹的山歌是本情,哪有豆子不缠藤?泼水也有回头浪,哪有情妹不恋人?新搭竹棚种苦瓜,苦瓜结籽在棚下;妹要恋郎快开口,莫作杨梅暗开花。 高山顶上种棵梅,样得梅花开开来?样得梅花结梅子,样得阿妹金口开?一树杨梅半树红,你做男人胆要雄;只有男人先开口,女人开口脸会红。客家山歌“五句板” :

  粤东客家山区的梅县、大埔、兴宁等县,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艺形式--五句板山歌。这种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旧称乞食歌,那昌因为演唱者多辚沿门托钵祈求布施的乞丐。由于五句板每首歌由五句歌词组成,解放后被正名为五句板。五句板的演唱者,手执四块竹板,有节奏地连迭打击竹板,以作前奏(每首歌后有间奏),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聚集听众。它有悠久的历史,四十上下年纪的人,一般都能唱上几着。五句板歌词纯清新、通俗易懂、妙语双关、形象生动,并有一定调式。唱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悠扬,声情并茂,优美动听。五句板多作长篇叙事,每篇数十首至百余首不等,如旧时《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都是民间喜闻乐唱、传诵不衰的长篇歌本。五句板表演形式灵活,可独唱(夹带道白,如同说唱)、说唱。解放后,文化部门曾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授以新编五句板各种歌本,宣传国家的政策、,好事。演唱形式又发展为群唱、联唱,并配以民乐伴奏,效果甚佳,因面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宣传演唱形式五句板演唱者可歌词内容、变化音调,唱出悲伤忧怨、激昂的各种复杂感情。在客家山歌方面,有不少成就的优秀艺人,梅州的歌师余耀南、张照英,张振坤、汤明哲、肖建兰、罗小红,赣州的赖广昌等都是知名的曲艺明星。五句板山歌,有人誉为生长在粤东客家山区的一朵绚丽的山茶花,真的当之无愧。【下面列举五句板——见到大家笑哈哈】以说明:

  合:歌子一唱开心花 见到大家笑哈哈 来唱客家五句板 好比滚水泡细茶 紧食紧想乐开花 男:紧食紧想乐开花 今晚电灯光华华 俩人登台来演唱你看在座甘多乡亲 叔婆伯姆阿哥阿姊老妹 还有阿二古来阿毛麻 女:有人都议论涯俩侪 话你是只妻老鬼 话涯系只伢嚓麻 一的等么拿男:一的等么拿 莫怨别人怨自家 来时涯话爱拿的柑子苹果沙田柚 你话这个东西甘重样般拿 拿得到少来 甘多乡亲唔知送哪侪 女:唔知送哪齐莫话涯挖你烂疤 你一分钱都唔田带 买烟个钱都爱涯拿 买到好烟你又唔肯招呼大侪家 男:买烟涯又唔肯招呼大齐家 涯都屎缸鸟叫比避你斜袋里试时有百打百 还有存款存银行来搭信社 涯今还想买辆小轿车 女:你今想买小轿车 大炮唔好紧去车 看你出入常行 长时同涯借单车一次唔借你眼嗟嗟 男:涯都不会眼嗟嗟 莫去讲你烂单车 借了一次鬼都畏 坐包晓得咬人家 裤裆都扯到时女:裤裆扯到样般男:裤裆扯到风垮垮 女:风垮垮千差万差你自家 怨你唔晓骑单车 斜眼又去刈妇人家 难怪跌烂你头那 男:难怪跌烂那跌烂涯头那 你莫在乡亲面前讲衰别人家 讲骑单车我考第一 田唇小骑上骑下 特别会骑摩托车 女:特别会骑摩托车 大炮唔好紧去车记得去年端午节 载你老婆转妹家 呀 碾死别人乌鸡麻 男:碾死别人乌鸡麻 你眼力十分差 你的生活好辛苦 三年么见猪油渣明明牛屎堆你话乌鸡麻 女:明明牛屎堆涯话乌鸡麻 生活最好系涯家 七日一次迟鸡子 五日一次洋参敦鸭麻 三日一次炒腰花 男:炒腰花来炒腰花涯以前去过你屋家 喂有人吗 女:近来坐 请坐男: 你端到一张三脚凳 端倒一杯隔夜茶 害涯甲死吞哪下 女:吞哪下 讲起你来涯屋家涯当作尚宾来接待 洋参敦鸭准细茶 奔你食帛三杓麻 男:涯话你系花舌麻 全村你屋第一旧 浴室拿来做只下 眠床底下养猪麻 女:养猪麻你莫老眼光来看人家 涯旧年做座大新屋 新买沙发摆厅下 彩电冰箱放光华 男:放光华 豆腐送酒么点渣 莫非你行踢到金戒指 伞柄挽倒大鸡有今是甘了发家 女:甘发家 涯亚爸在松口养鸡麻 老公在松口圩上开间电器店 涯就种柑桔又种茶 勤劳致富发了家 合:勤劳致富发了家百花园中开百花 事业兴旺人人敬 富民政策人人夸 由穷变富千万家 千万家

  客语流行歌曲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肇始于、东南亚的客家人聚居地。的客语流行歌曲21世纪才开始发声。

  目前,客语流行歌曲开始在主流乐坛中崛起,并在网络中迅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客家风情网的严修鸿教授更是在百忙中收集并整理出600多首客语流行歌曲供网友们网上下载欣赏。但是由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客语流行歌曲,对客语流行歌曲的基本知识也不太了解,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下面笔者将从客语流行歌曲的涵义、发展历史、现况、分类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来关注客语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 (popular music song),其实是流行音乐 (popular music )的一个分支。美国1990年出版的《新标准大百科全书 》, 对流行音乐下了这样的定义:“ 一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歌曲或舞蹈音乐”。由于流行音乐的绝大多数载体以歌曲形式出现, 以致 “流行歌曲” 这一提法 ,后来往往与 “ 流行音乐” 一词混用。

  流行歌曲的发源地在英伦,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1240 年, 该词于1855年首次在中出现。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已进一步门户,商贾、学者、音乐家、传教士把放影机、歌曲等先进文化产品带入中国,中国才有流行歌曲的出现,中国的方言流行歌曲出现则为更晚。

  有关方言与流行歌曲的关系,杨克隆先生认为:歌曲是语言(方言歌词)与音乐的结合体,两者必须紧密配合,才能产生悦耳动听的歌曲;语言(方言歌词)的声调,也具有相当浓厚的音乐性,而音乐亦能将语言艺术美化,所以不同的语言可以产生不同风味的歌曲。

  那么什么叫做客语流行歌曲呢?知名音乐人刘劭希先生认为客语流行歌曲的特微,不单在词曲都是新创作的之外,还包括编曲跟唱腔(即乐风)。由此可见,客语流行歌曲是词(客家词)和曲由某人最新创作,乐风迎合大众市场、时髦现代的歌曲。因为客语流行歌曲是客家语与流行音乐的组合体,所以一旦没有了客家话,就不存在客语流行歌曲的说法,因此客语流行歌曲也可以叫做客语流行歌曲。

  根据笔者的了解,很多人对客语流行歌曲有着错误的认识,所以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客语流行歌曲不是客家山歌。刚接触客语流行歌曲的人,听了之后会误认为是客家山歌或是新山歌,原因是他们对客家音乐的刻板印象仍然没有改变,认为客家人只有山歌而没有流行歌曲。而最近几年来,随着国语流行歌曲在地区快速流行,有一些音乐人把客家山歌曲调重新改良,增加流行元素,再用国语来演唱,他们自认为这也是客语流行歌曲,其实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凡是脱离客家话这一主要元素的流行歌曲就不能够叫做客语流行歌曲,即使是客家味道十分浓郁的,也只能叫做具有客家风味的国语流行歌曲,而不属于客语流行歌曲的范畴。

  还有一种现象是有不少人没有把客家流行歌手和客籍流行歌手分开,误认为具有客家身份的流行歌手就是客家流行歌手,这显然是错误的。顾名思义,客家流行歌手是唱客语流行歌曲的歌手,这其中有客家人也有非客家人;而客籍流行歌手是只有客家籍贯(身份是客家人)的流行歌手。事实上更多的客籍流行歌手不唱客语流行歌曲,如的罗大佑、林晓培、彭佳慧、罗时丰、江美琪、闪亮三姐妹、彭莉等人都是客家人,但是他们唱的是国、闽语歌曲,所以他们属国、闽语歌手;又如的张国荣、陈小春、黎明等人也都出身客家,他们唱的也不是客语流行歌曲,他们属于国、粤语歌手;马来西亚、的客籍歌手无不如此,所以这些客籍歌手不再列入讨论的范围。二、客语流行歌曲的发展

  客语流行歌曲诞生于,赋予客语流行歌曲活力的地区也是,到了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和才有少量客语流行歌曲的产生。后面的论述,也以为主体,兼以马来西亚和。

  有关客语流行歌曲的发展历史,客家音乐工作者刘家丁和杨国鑫等人已有比较详细的研究,本文只作简单的描述。

  日治时代的,由于东洋和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卡拉ok的引进,客家传统歌曲受到强烈的打击,而且编曲人才的凋零,使客家歌曲面临薪火无法相传,优良的族群无法继承的窘境。所幸的是有一些推动客家文化的有心人士开始改编和创作了少量的现代客家歌曲,但是并未对客家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后来由于国语政策的推行,加上解严后闽南语的普遍流通和闽南语歌曲的速度发展,导致客家语的快速流失,客家歌曲也停滞不前。

  直至1981年(70年),阳光合唱团的主唱吴盛智先生(被誉为客家流行音乐之父)率先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也是全球第一张客语流行歌曲专辑【无缘】,并首开风气在综艺节目上公开演唱客语流行歌曲,这一唱不只唱出客家人的希望,也带动了客家歌曲流行歌曲的风潮,从此标志着客语流行歌曲的真正形成。而在【无缘】专辑发行的同时,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客语流行歌曲[涯系中国人](吴盛智作曲、涂敏恒作词)也迅速随着池秋美小姐的歌声传遍。正值这个时期,吕金守、涂敏恒、林子渊和杨政道等音乐人创作的客语流行歌曲也开始陆续出现,在他们几位的影响下,出现了另外一些客语流行歌曲创作者,如黄连煜、谢宇威、林生祥、颜志文、罗国礼、游兆祺、陈永淘……等,由于这些人的加入,客语流行歌曲的创作才真正社会。

  随着客语流行歌曲创作的大量出现,上发、汉兴、吉声、龙阁、岚雅、客雅等唱片公司也开始出版发行客语流行歌曲专辑,其中产生了一批客家流行歌手:刘平芳、魏海珊、邓百成(邓阿田)、刘秀暐、王惠樱、澎澎、邱小玲、陈威、徐忠耀、、古慧慧、何易峰、陈志明、李秋霞、苏扬峻、陈金樟、林汶奇、邱金燕、王孝君、曾明珠、范俪馨等等。

  客语流行歌曲的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代表性的客语流行歌曲有吴盛智的[勇往直全跑](吕金守词吴盛智曲)、吴盛智[浓胶胶](吴盛智词曲)、池秋美[我是中国人](吴盛智作曲、涂敏恒作词)、邓百成[我自远方来](林子渊词曲)、刘平芳[一支担竿](林子渊词曲)、刘平芳[客家本色](涂敏恒词曲)、邓百成[细妹仔按靓](林子渊词曲)、黄连煜&刘若英[在这恬静的暗晡头](黄连煜词曲)、陈志明[客家人](吕金守词曲)、魏海珊[涯系你个人](林子渊词曲)、王惠樱[分涯多一些爱](林子渊词曲)、陈威[今夜月光光](邱从容词罗佑华曲)等等。

  而正在这个时期,的客家运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客家人争取到了一些的发声权,客家流行歌手的能见度才有所上升,在的流行乐坛上开始有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些歌手中,成就最大的是汉兴唱片公司的旗下歌手邓百成和刘平芳(客家流行天后)。1990年,邓百成演唱的客语流行歌曲[我自远方来]入围第二届金曲[年度最佳男演唱人];1991年,刘平芳演唱的客语流行歌曲[一支担竿]入围第三届金曲[年度最佳歌曲],为客语流行歌曲在近代流行音乐史上写下了的一页。

  知名客语流行歌曲创作人吴盛智、涂敏恒、林子渊等人的相继逝世,使客语流行歌曲曾经沉寂了好一阵子。而如今,在客家文化局、客家文化中心及客家委员会等客家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客语流行歌曲开始再次崛起,并已初具规模。目前仍然在创作客语流行歌曲的音乐人有:吕金守、黄连煜(前新宝岛康乐队主唱)、刘劭希、谢宇威、林生祥(前交工乐队主唱)、颜志文(山狗大乐团主唱)、罗国礼(硬颈畅流客家乐团主唱)、钟永丰、陈冠宇(好客乐队主唱)、游兆祺、陈永淘、东东(汤运焕)、陈志明、李一凡、蔡孟甫、古重礼(小古)、傅也鸣、邱从容、刘家丁、李克中、罗佑华、邱锦梁、陈源、胡泉雄、林展逸、王羽馨(王惠樱)、、邱晨、栾克勇、、彭兆宏、陈双雄、左政、程心祥、张少林(马来西亚人)、邱清云(马来西亚人)等等,新生代的客语流行歌曲创作人有:罗思容、邱幸仪、曾雅君、黃翠芳、張彥帆、林碧霞、拷秋勤乐团等。这些人中大部分既是创作人又是歌手,作词、作曲、演唱都由自己完成的音乐人也有不少。

  现今客家流行歌手方面,除了音乐人外,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刘平芳、陈双、徐筱宁、古慧慧、邱小玲、、何易峰、澎澎、林汶奇、邱金燕、陈慧慧、杨咩咩、彭月春、徐子雁、蔡氏三兄妹(星颂两人组)、苏扬峻、徐芷頤、陈紫苑、曼怡、王孝君、陈淑姬、黃素真、钟美凤、林怡宣、黄淑媛、小金金(客家小)、杨凤琴、刘俊明、林怡萍、傅秋英、曾明珠、陈金樟、范俪馨、萧宝环、曾桂英、吴川玲、王美容、呂、谢玲玲(马来西亚人)、唐尼(马来西亚人)……等等。

  其中客家流行天后刘平芳是发表过客语流行歌曲专辑最多的客家流行歌手,在短短的10多年里就发表了20多张客语流行歌曲专辑;有客家邓丽君之称的新生代客家流行歌手陈双自2004年10月推出首张客语流行歌曲专辑【夜合】后,立刻在客家流行乐坛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入围了第16届金曲最佳客语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客语演唱新人两项大;被誉为客语流行小天后的番茄公主徐筱宁也众望所归,发表了第一张客语流行歌曲专辑【靓细妹】,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入围并获得最佳客语演唱新人;另外一位新人曼怡(大学高才生)在2004年10月份就发表了【永远怀念你】和【油桐花之恋】两张客语流行歌曲专辑,创下了一个月内发表两张个人客语流行歌曲专辑历史记录;而作为客家心臼的客家流行歌手古慧慧(人),却以传承客家文化为已任,发表了【恁久好无】、【客家本色】等十多张客语流行歌曲专辑,反响很大…客家人的拜祖神活动

  客家有传统的拜祖神活动。拜祖神,指对已逝去的父母,乃至上祖英灵,都当作神明,而对直系上几代(一般为上三代)祖神,则是最经常叩拜的。“生为人,死为神。”父或母死了,就要请为之立神牌。神牌上写着死者姓名、世辈和死后褒封的谥号,立于尸前,开始让其子孙叩拜。此举称为家奠或家祭。尸体埋葬后,神牌移入用竹枝搭架外表糊纸的“灵屋”中,每七天由司仪让子孙叩拜一次,此举称为“做七”。共拜七次,七七四十后,“灵屋”火化,由在火化后的灰烬中拈回一撮“神烬”,盛入用红布制成的三角形袋中,袋面照样写上死者姓名、世辈、谥号。此袋称为“香火袋”,挂于祖堂左右两边墙壁上。此后,死者的子孙,便可在自己住屋的祖厅,按“香火袋”,各自叩拜自己的祖神了,一般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叩拜一次。这是最常见的叩拜上几代祖神活动。

  对已逝去的曾祖、高曾祖以上的祖神叩拜,则是在固定时间或特定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曾祖、高曾祖以上的神位,都经过“转火安龙”移送到老祖屋正堂神龛安定了。所谓“转火安龙”,就是凡住屋祖堂左右两边墙上挂满了“香火袋”时,就举行“转火安龙”,即把住屋祖堂所有“香火袋”统统取下火化,放入一个“大香炉钵”内,然后用特制“轿子”把它送到老祖屋,统一置入正堂神龛香炉内,并分别制成神牌安于老祖屋的神龛上。所以老祖屋便成了各族各系共同叩拜祖神的地方。每年过年则为各姓各族各系共拜祖神的时间。大年三十,吃团圆饭之前,必须先行到老祖屋拜祖神,不拜祖神不准过年,这是客家不成文的规矩。大年初一,则是全族全系集中,由族长统率叩拜祖神,否则被斥为“忘祖”。

  拜祖神要有祭品。祭品一般用一只宰好的鸡、一条鱼、一块肉“三牲”组成。把“三牲”摆于神牌前,然后点烛焚香叩头拜祭,烧纸钱放鞭炮即告礼成。但大年初一拜祖神的祭品必须是斋品,多为年糕、年点、糖果三盘或五盘组成,其余礼仪相同。还有祭祖祠、扫祖墓,实质也是拜祖神,只是形式比较隆重,礼仪比较复杂。祭祖礼仪多为全姓全族共祭祖祠,共扫上祖墓时举行。祭祖要请吹鼓手吹打,要请礼生唱礼司仪,祭品则以宰后的整猪、整羊和“五珍”(山珍海味择五样)组成。要祭文,行“三跪九叩三献”大礼。客家拜祖活动现在仍很普遍,只是今人多在祖神、祖墓前献花圈、花束、花篮,行鞠躬礼作为拜祭。客家人宴会坐席的习俗

  客家人每逢做红(喜)白(丧)好事,或有外客来访,免不了要摆桌(席)宴,主客的坐位安排是有讲究的,它反映了客家人尊重长辈,尊重客人的传统美德。过去的宴请桌用的是八仙桌,每桌(席)坐八个人,主人根据的原则安排每个人的座位,不容僭越。

  1、请同梓叔或自已家里人,是以长辈坐上(1)位,按辈数高低:1、2、3、4、5、6、7、8依次排列;辈数低的人,即使在外面做大官或者发了大财,都是不能坐上位的。

  2、宴请亲戚或外来的客人,则以客人中的长辈坐上位,依次坐其他客人,第8位的坐位一般是主人陪客的,被俗称为“提酒壶”(斟酒)的人。

  四、迁新居宴请:全是亲梓叔坐席的,则以长辈者坐首席,如外家有来人,以女家来的宾客坐首席,女家要以高辈的娘家来人坐首席,如母亲,祖母的娘家均有来客,应以祖母的娘家的来人坐首席。有的以建筑师傅坐首席。

  宴会开始时,全体参宴的人员要待首席的人开筷后,才可以动手举筷,将结束时,首席的人员末散席,其他席的宾客不得自行散席。

  宴饮席间,主人如做寿诞的长子或新婚的新郎(新娘陪着),须持酒杯,按席位先后次序到每席,为众宾客敬酒,以示主人的热诚。也可以一个举杯,众客同饮客家围龙屋中的五方龙神代表什么

  据我们所知,生殖,确实有些民族至今仍有,但作为我们汉族,此种现象早巳没有了,如果有,都是史前时期的事。而我们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士族,带来的是汉族的先进文化。生殖的现象肯定已进化了。五方龙抻的五块石头代表什么?据我们所知是代表:木、火、土、金、水。排列是从座山左边开始。含义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所以又俗称“五星石”、福德五方土地龙神。

  五方龙神的对联足以证明:“三星福为大,土是尊”。中间的方块石代表土。而五块石的形状水金土火木从外形看(有的比较精细,有的比较粗糙)但无论如何,除了中间的方块石,其他四块石都不能代表女性生殖器。

  同时五方龙神也代表:东方甲卯乙青帝龙神君,南方丙午丁赤帝龙神君,中央戊己土黄帝龙神君,庚酉辛白帝龙神君,北方壬子癸黑帝龙神君,五方面的龙神均包括在内,所以叫五方龙神,这和也是相通的。五方龙神是本宅平安之神,客家人逢年过节及祭祖时须拜祭五方龙神祈求本宅平安。

  客家围龙屋代表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决不能如此简单、看到梅州上了中央电视,因为这是代表我们客家人,所以需要对这些民俗多了解一些较好。不能粗俗地解释五方龙神的含义。

  另方面,从客家民俗传统上,凡是祖屋落成,祖牌升龛,升粱转火等重大祭祀活动,都有敬五方龙神,请五方龙神之举,从来都没有涉及生殖的内容。所以我们考证,房学嘉先生的解说,五方龙神,五块石头,中间代表女人其他的石头代表女性生殖器是不对的,特以正视听。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之称。客家人是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县是“纯客县”。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中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独特的客家文化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战胜了各种,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田,不卖祖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爱国家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时,他们民族,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之。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许多石旗杆,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那些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人精诚团结。而且“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的真实写照。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有这样一条谚语:“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新衣。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

  独特的语言。中国在语言方面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中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方言﹚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点。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也是土话。但是,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是,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很多古音。客家骄子

  客家人对男人的评判标准,就是创大业,谋大事。有作为的好男儿,人人敬仰。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说到客家名人和客家骄子,人们会不假思索地想到这些人的名字:在和军界的有:中国孙中山,太平天王洪秀全,中华人民国元帅、,前中央总,全国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前全国政协副杨成武,新四军军长叶挺,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司令刘亚楼,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以及南宋承相、民族英雄文天祥,抗金明军统帅袁崇焕,近代洋务运动丁日昌,清代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清代抗日保台义军副统帅丘逢甲,首任驻日本国公使何如璋,家廖仲恺,辛亥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

  在文化界和科学界的有:唐代诗人、文学家张九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宋代赣南第一位状元郑獬,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中国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现代艺术大师林风眠,语言学家王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李国平,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病理学家梁伯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物理化学家黄子卿,两院院士、桥梁专家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黎尚豪,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伟松,国际著名化学家潘毓刚……

  在海外的有: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现任总理李显龙,泰国现任总理他信,泰国客属总会创始人伍佐南,印尼华族吴能彬,著名实业家曾宪梓,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创始人张弼士,等等

  客家女中豪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世界速滑全能冠军叶乔波、戏曲表演艺术家黄婉秋、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等人。

  对于这些客家骄子,不独客家人效为榜样,所有炎黄子孙也会铭记在心。客家民谣九腔十八调 和山歌的曲

  所谓的九腔包括有;海陆腔,四县腔,饶平腔,陆丰腔,梅县腔,松口腔,广东腔,广南腔,广西腔等。所谓的十八调指歌谣里有;平板调,山歌子调,老山歌调(亦称南风调),思恋歌调,病子歌调,十八摸调,剪剪花调(亦称十二月古人调),初一朝调,桃花开调,上山采茶调,瓜子仁调,闹五更调,送金钗调,打海棠调,苦力娘调,洗手巾调卖酒调(亦称粜酒),桃花过渡调(亦称撑船歌调),绣香包调等十八种调子。严格的说,客家民谣不只九腔十八调,但由于其它腔调,较无特色以致失传无法考据罢了!

  也许这样的说法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客家民谣是无法只以九种腔或十八种调子可包含的。更有人认为九腔十八调是客家三角采茶戏所唱的曲子。虽然有诸多的争议,但定义的问题并不足以影响我们欣赏的本质,不是吗?

  客家民谣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起初是为了抒发喜怒哀乐情绪所哼出来单调的欢呼或哀叹声,后来配合了撑船,挑担,砍树,走等自然活动哼出声音以表达情绪,壮胆,或为对岸,远山的人对话高声喊叫,而逐渐演变成歌调。目前流传的山歌,可分为老山歌、山歌子、平板三种主要的调子,任何歌词都可以由唱的人自己去整理与创作。而小调如:桃花开、思恋歌、十二月古人等等,特色是每首小调的音调与词句都是有心谱出而永不改变的,所以它有一定的歌词,歌谱,比较容易用现代五线谱及简谱来载。

  山歌子与平板的曲式、体裁、格局均相同,甚至所使用的歌词也可相互适用。因此很多人分不出何者为山歌子,何者为平板。有人说山歌子较婉转动人,平板则较平淡;山歌子较高亢嘹亮,平板则较低沈浑厚。其实唱得好的人,照样能把平板唱得婉转动人。平板固较低沈,但也有高亢嘹亮,把结尾提高上扬的唱法。音域、音质因人而异,殊难。唯一不同的即为调性,山歌子是小调,平板有大调的味道。曲子中以la、do、mi为主的是山歌子;若有do、re、mi、sol、si 等音,而结尾的音又落在sol 的应为平板。

  客家民谣的演唱者,除了是即兴的作词家外,往往还是个即兴的作曲家。虽然老山歌、山歌子、平板是有固定的曲调,但套上歌词后可以发现:同一类的歌曲没有一首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因演唱者的不同而有个别差异外,主要是因为使歌词和曲调配合。可能一首歌的第一段起头和第二段不同,但与客家话的声调、口气吻合。若将二段曲调改为相同,那么歌词可能就唱不顺了。而擅于利用滑音(portamento)、振音(vibrato)、连音(mordento)、倚音(appogiatura)、回音(grupetto)等各种方法装饰中心音,甚至已经打破半音的界限,已实际在使用比半音还小的音。这也是使客家民谣看起来虽然只有三个主要的音,却甚富音乐性与表达性的因素。

  所以,这里所归结出来固定的曲调只是一个模糊的骨架。如何使它长肉、穿衣、灌注灵魂,端看演唱者的造诣了。

  客家民谣有很多绝妙的前奏曲。不但曲调优美,节奏生动。而且仅从简短的几小节就隐约可体会整首曲子的味道,所以听到不同的曲子用同样的前奏时,大概可断定是属于同一类的曲子。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建炎南渡,一部分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为了团结御侮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平衡和适应。这种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不可无,全凭两相扶”等。第四、体现了传统的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都安排放祖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