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劳动妇女亦吟诗:英德哭嫁歌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8-9-8 20:43:1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哭嫁歌是旧社会妇女出嫁时吟唱的歌。这种歌谣历史悠久,遍及广大农村。虽然各地语言不同,但歌词内容大体一致,调式基本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歌谣已经面临失传。1987年我们下乡进行民间文学搜集时,也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会吟唱,60岁以下的只能当听众,年轻人更是觉得好笑,她们不知道旧社会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三从四德封建礼教,以及婚姻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不知道旧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平时是大气都不敢喘的,只有出嫁这天才有她们诉说的。今天,妇女出嫁时虽然没有人再吟唱哭嫁歌了,但这些别具艺术特色的歌谣保存了劳动妇女,也可以说是文盲妇女千百年来创作的财富。这些歌谣文采虽然不算华丽,但却句句朗朗上口,字字朴实无华,十分贴切生活。内容包含开声、叹父、母兄弟、叔嫂、姊妹及他们的回叹,咏梳头、开眉、穿衣、出门、开伞、上轿、讨茶,拜别祖、长辈、同辈、晚辈及骂媒等,简直就是一部没有文字记载长诗。(本文哭嫁歌以客家语为例)

  哭嫁歌充分运用民歌的特点,比兴贴切,内容广泛,涵盖了怨、叹、骂,以及安慰和祝福。韵脚多为花辙(两句一韵),而且大部分押韵押声。音乐上采用八三拍的节奏,这是民间歌谣少有的。

  “鸡嫲了仔食粒谷,仲想啊媄带女哭。”哭嫁歌一开声就运用比兴手法,说自己长大了,女人痣面相图就像鸡仔长大要自己找东西吃一样离开母亲了,但还是希望母亲带着自己。因为自己还年轻幼稚,姜毕竟还是老的辣,现在女儿要嫁人了,妈妈却不教女儿。接下来就吟“床头有笼生鸡仔,老鸡不啼嫰鸡啼。”光我自己哭,你不带怎么行呢?你们“老鸡啼来声声稳,”我可是“小鸡啼来声声震”哪。母鸡是要了(脱离)仔的,这里把鸡仔被了的心情描写的活灵活现。自己嫁人了,知道自己母亲的心情肯定也不好受,做女儿的得安慰母亲几句:“养大你女激(气)爆肺,养大细佬(弟弟)千日贵。”意思是说我虽然出嫁了,但还有小弟陪在你身边:“先有黄河后有井,冇(莫)因你女激到病,井水河水都柬(一样)深,冇因你女激伤心”。意思是说,虽然先有我后有弟弟,也不要因为女儿出嫁而伤心,弟弟也会像我一样照顾你的。这些比兴手法十分贴切自然。

  如果嫁的不是富裕人家,女儿会说母亲“人家嫁女贪谷仓,涯娭(妈)嫁女贪大芒(茅屋)”,害的女儿“新磨镰仔利锋锋,过山过凹削芒苳(芒草)。”削芒苳干吗?当然是盖茅寮住啦。你看“芒尾盖间屋,竹子做廊木(屋梁)”,可见条件之差。难怪“细水落来飞水花,大水落来冇顶遮,大风一吹散枇杷(散架),鸡仔叽喳寻鸡乸。”这些句子不但处处体现比兴。

  此外,哭嫁歌还充分运用排比。如说自己时爱睡懒觉,母亲“热(日)头唔来唔喊涯,唔到晏昼唔脱鞋:一觉睡到星子散,两觉睡到大半晏,三觉睡到晏昼心,四觉睡到热头阴,五觉睡到热头乜(斜),起身洗面就食夜(晚饭)”说到自己不会吟哭嫁歌,就说:“新买大窝晒芋荚,阿妹唔晓是但呷(随便说),新买大窝晒芋碌,阿妹唔晓是但哭。”及不愿出门的“打烂鸡春调散白,预哩今夜漉烂地张蓆;打烂鸡春调散黄,预哩今夜漉烂地张床”等。母亲教育女儿嫁人了就不能像在家那放肆,哪怕:“台头摆出十二簋(盘)”,也得“筷子想去手爱归;台头摆出十二碗,筷子想去心爱转。阿媄想来心就酸,阿媄想来心就寒。”因为你做女儿时,母亲很体贴你,好吃的总是让给你,当了人家的媳妇就不一样了,要懂得礼节。这里同样用了排比句。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哭嫁歌中是很常见的。

  哭嫁歌的内容多以“怨”为主,从怨祖到怨长辈同辈。怨祖时“一脚踏入祖公厅,涯介祖公冇(没有)眼睛;唔好祖公带坏样,花红利是涯唔赏;白花(男丁)不添添红花(女孩),添到红花过乡别井待人家。”实际上生男生女是父母遗传基因决定的,不是祖赐给的。因为出嫁女子这样哭,只不过是把一肚子怨气赖给祖罢了。

  祖都敢怨,何况亲人呢。所以怨父亲“涯爷入庙就拜神,左拜右拜唔得你女变男人;涯爷入庙就唱喏,左唱右唱唔得你女变白花”,就理所当然了。这两句话不仅怨父亲,就连天地神明也脱不了干系。怨父母嫁女置的嫁妆少时还会说:“领人钱财盈盈笑,置女嫁妆嘴了跷(不乐意);领人钱财千打千,置女嫁妆得只圈(零);十年妹子掌了九年牛,裢到三身两件嫁妆齐膝头;打扮两件禾虾(蚂蚱)翅,就将你女嫁出去”。

  对长兄主要怨男女不平等。在旧社会,兄弟可以继承父母遗产,女儿却没有这个。所以出嫁女会说:“大哥得屋又得舍,你妹得把漏水遮(伞);大哥得田又得地,你妹得张梳头椅”。当然大哥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是了妹妹,所以做小妹的才怨你“趁墟出入你柬精(聪明),同妹买只蔑肚格箩话蔑青;涯担粪落田千百担,就骗阿妹出门裢件蔴绒衫;哋家涯娭(我妈)喊你裢身绒,大哥就话家柬(这样)穷”。怨嫂主要是眼红“涯嫂阿爸有钱人,打扮涯嫂穿金又戴银;涯嫂阿媄(妈)富人家,,打扮涯嫂身穿绫罗头插花”。姐姐想安慰她两句也不行,他会说:“大姐生来系有福,嫁到富贵人家大仓谷;你妹嫁到茅寮屋,三餐食介(的)牛筋粟”,真是一点道理也不讲。哪怕嫂子帮她梳头,她也说:“你妹细时头上打了虱乸包,唔见呀嫂同涯疏一朝;你妹头发针柬利,唔好笃(扎)着涯嫂金手指;你妹头发不是高山草,做嘛左疏右捋捋唔好”。帮她修面她又说“涯介面毛唔使取,因为今年霜雪利;涯介面毛留紧其,留长面毛遮面皮”帮她穿衣她又说;“你妹查(昨)日仲揩(还跳)牛屎担,贱般着得贵人衫;唔系着紧进书房,使嘛重衫重裙柬排场”。 总之,谁人在这时帮她做什么事她都会埋怨的。

  怨得最深得恐怕是媒人了,简直就是痛骂,什么:“半夜拿涯年生(八字)半夜行,唔怕黄斑老虎咬脚踭。半夜拿涯年生半夜走,唔怕黄斑老虎当咬狗;你会做媒做成双,唔会做媒生背痈;上高生够五十只,下底生得百打百”这么毒的句子都骂得出口。难怪过去有“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一世好”的说法。

  怨归怨,安慰和祝福也是少不了的。拜祖公时不忘说句:“膝头落地拜祖公,祝涯祖公子孙后代都系大富翁;望涯公太人丁旺,代代都登状元榜”,拜父母时会说“天上鸦鹰飞得高,拜拜涯爷(娭)子孙多;天上鸦鹰飞得远,拜拜涯爷(娭)身头健”。拜兄长时“膝头落地拜涯哥,攞涯大哥利是一千八百利是唔算多;三百两百捹(给)转你,捹转大哥买马骑;吹烟赌钱你莫想,读书耕田学好样。”拜嫂子就说“拜涯大嫂添丁又发财,揽弟揽妹一齐来;有子有孙话妹知,等妹捉鸡买蛋来行礼”等等。由此看来,“怨”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是实意祝福和期望,这才是出嫁女的本意。

  哭嫁歌的韵脚也是比较有特点的,一般是押花韵,即两句一韵。且大部分押韵押声,类似北方曲艺“数来宝”,只不过它是用方言押的韵。这种押韵押声的歌谣,在民歌民谣中是很少见的,无论是山歌、师爷歌,还是鸡公狮上彩歌,都没有发现过这种押韵方式,唯有哭嫁歌是这样的。如用客家语押韵的:“阿媄养女几辛勤,养大你女替别人”,“一督(泡)屎尿湿娘衣,两督屎尿湿娘被”;“灯盏无油点灯盘,涯想大哥打对金耳环”;“花纸包银麦(丢)落河 ,养大你女冇功劳”;“人家放女贪门楼,涯爷放女贪山头”,“留多一年大一岁,留多两年得成对”,“留多三年唔识厘戥也识秤,唔识字墨也识性”等。就常明显的押韵押声。这种押韵押声创作方法,不受韵脚拘束,造起句来得心应手,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流畅,记起来不容易忘。不仅十分适合没有文化的劳动妇女吟唱,而且更容易流传。

  哭嫁歌音乐节奏也是别具一格的,八三拍的演唱节奏,有些还在预备小节的弱拍起头,演唱时在每段唱词首句的前后加上称呼作补语。如怨兄这两句就这样唱:“大哥,大哥,趁墟出入你柬精(喂)大哥,同妹买只蔑肚格箩话蔑青(啊)。”它的音乐是这样的(1、2为高音):

  我们搜集到的哭嫁歌音乐只有两首,都是八三拍的节奏,另一首没有预备小节,前后也不用称呼作补语,强音放在首拍。它是这样起头的(1、2)为高音:

  212︱155 —︱656︱55 ︱(2、3小节因为“5”无法打连音符号,只能两小节合并为一小节)

  哭嫁歌为什么都用三拍子节奏?可能三拍子节奏能突出重点字所处的音符,发挥自如。唱起来铿锵有力,使演唱者的感情更易表达,更能体现难分难舍的情绪。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