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挪威天气> 文章内容

当“沙发客”遇上北欧极光

※发布时间:2019-5-17 6:25:0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周公解梦和死人说话当“沙发客”遇上北欧极光,会碰撞出怎样意想不到的火花呢?本期风物,让我们跟随来自广州的85后旅行达人罗子欣,一起走进“北极之门”特隆姆瑟。

  一提到北欧,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除了西贝柳斯、英格丽·鲍曼、安徒生、易卜生、诺贝尔等闪耀的名字之外,自然也少不了一系列大名鼎鼎的工业与设计品牌。长期以来,北欧这片静谧辽阔的土地,一直因优雅、、简约、飘逸的文化个性,焕发出迷人光彩。

  从地理上看,北欧除最南面的丹麦与相邻,基本上与欧洲隔离。北欧的城市风貌各具特色:哥本哈根的现代风情,的人文底蕴,挪威九转十八弯的峡湾,冰岛火山和冰河造就的独特景观……不能不提的,还有自然界中最壮美的奇观——绚丽、冷静、变幻莫测的极光。

  另一方面,一种名为“沙发客”(Couch-surfing)的新兴旅行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在年轻群体中更是倍受追捧。截止2014年1月,全球最大的“沙发客”自助游网站拥有550万注册会员,遍布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97000座城市。其中,来自中国的“沙发客”数量名列全球第十。

  顾名思义,“沙发客”就是“睡别人的沙发”,即旅游者可以通过网站,结识在旅行目的地定居的热心人,由对方提供免费“沙发”,在节省旅游开支的同时,也能获得与当地人近距离交流接触的机会。

  当“沙发客”遇上北欧极光,会碰撞出怎样意想不到的火花呢?本期风物,让我们跟随来自广州的85后旅行达人罗子欣,一起走进“北极之门”特隆姆瑟。

  去年2月,在法国留学3年的我顺利拿到了学位。卸下学业重担,我打算在回国前再作一次长途旅行。作为一个在中国温暖的南方长大的年轻人,我为寒冬时节去哪儿旅行大伤脑筋,想来想去,欧洲上只剩下东部和北部还未曾“征服”。波兰、、、爱沙尼亚、、、挪威……这些国度无不令我神往,我想,用一个月的时间去游历列国,边走边拍,不是很好吗?还能在北欧看到传说中的极光呢!

  当得知2月份是观测极光最好的月份后,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张从法国巴黎飞往波兰克拉科夫(为了参观离此不远的奥斯维辛)的单程票。淡季机票只需要39欧元!大致规划好行程之后,我在2013年情人节2月14日那天出发了。我的初步计划是将包括华沙、、、奥斯陆等等在内的列国首都一网打尽,最后飞往挪威特隆姆瑟观赏极光。

  旅行之初,我一直在搜集有关极光的资料。比如,极光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和地球大气层原子剧烈碰撞所产生的自然景观。碰撞越厉害,极光就越壮观。但极地气候变化多端,如果碰上下雪或者多云,就什么都看不到。在确定了观赏地点之后,我要做的就是随时查询近期太阳粒子活动强度以及特隆姆瑟当地的天气预报,据此调整行程。

  当时,我从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未来27日天气预报中了解到,3月1日,太阳粒子活动K值将达到近期的一个峰值,在特隆姆瑟观测到壮美的极光将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我在旅行的时候有随时记录、发微博与朋友分享的习惯。3月1日早上9点半,我在微博中发布了这么一条日志:

  这几天实在没时间更新啊,主要是因为一有空闲就是上“沙发客”Couchsurfing.org,找能收留我的人。特隆姆瑟没有青年旅馆,最便宜的酒店一晚要600RMB,住不起。看了不少攻略,包括如何写请求,如何完善个人档案等等,修改、校对都非常花时间。暂时先发了4个请求,希望最终能找到。

  当时我人在,还有5天就要到达特隆姆瑟。当地情况特殊,青年旅馆在冬季是不开张的,挪威物价之高在全球名列前茅,最便宜的酒店我也负担不起。我用过的方法全都行不通,这让我颇为苦恼。在和朋友商量之后,我决定在“沙发客”网站上碰一碰运气。

  2012年旅行期间,我曾听驴友提到“沙发客”,这是一种分享文化和个人经历的旅行方式。旅行者通过在相关网站上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展示兴趣爱好、人生哲学、旅行经历等信息,让其他人了解其个性和旅行需求。每份个人档案还附有一个评价系统,类似于淘宝上的“好中差”评价,其他人可以由此判断你是否值得信赖。

  提供住宿的热心者被称为“沙发主”(Host),他们会在“沙发信息”一栏填上方便提供住宿的时间、能否接受吸烟、住所大概等相关资料。整个住宿过程都是免费的,“沙发主”期待的,是通过与“沙发客”交流各自经历,从而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沙发主”一般都很热情好客、思想——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相信陌生人的。

  发出的请求都没有回复……这个小城只有不足7万人,在沙发客上有可能提供住宿的只有300多人,每年2月、3月又有大量游客想来这里看极光,难难难!

  ……现在开始寻找其他方式,一是在“沙发客”网站上联系其他旅行者,看看能否合租小木屋,价钱可以降到300RMB一晚;二是联系相对熟悉的几个挪威朋友帮忙找人。

  如果在巴黎、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搜索“沙发”,可选择的数量高达上万。而在特隆姆瑟,只能说希望渺茫。最终,我奇迹般地获得了3个邀请。经过数次邮件往来之后,我选择了话题投机的西里尔(Cyrille),即使从程上来看,他家离市中心最远。3月6日下午4点,我见到了西里尔。他没有想象中高大,但和蔼可亲,我们一见如故。

  西里尔是法国人,在特隆姆瑟一家卫星图像处理公司上班,6年前独自旅行时结识了现在妻子的大学室友。他曾在英国留学,在挪威定居已有7年,他是我认识的英语讲得最好的法国人。他和妻子住在离特隆姆瑟45公里远的一个叫Oldervik的小村子里,已有3年光景。

  令人惊喜的是,西里尔的家背后,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景。他说,此地就如同世界尽头,挪威峡湾北部由此开始延伸,一出门就可以徒步、滑雪。我也不用真的睡沙发,他有空余的床和被子,一切堪称完美。

  他专程开车接我,还主动烹制了晚餐,让我感觉宾至如归,尽管他的厨艺明显比较生疏。第一晚,我们就聊了很久,他的很多想法都未免过于理想化。不过,我们的唯物主义教育倒是得到了他的赞赏——他是个彻底的,物质决定意识。

  特隆姆瑟位于挪威北部北极圈以内,处于尼德河和特隆海姆峡湾的交汇处,北纬69.20度,被称为“北极之门”。因其地理特殊,特隆姆瑟成为北欧最佳极光观测地点之一。特隆姆瑟拥有北半球纬度最高的、酿酒厂和大学——特隆姆瑟大学,大学园区内有著名的北极光天文馆和特隆姆瑟博物馆。

  特隆姆瑟作为北极圈内第二大城市,自1794年建城以来,一直是人类极地探险的桥头堡。它虽然只有区区7万人口,却是地球最北的大学、啤酒厂和的所在地;一年到头,各种各样的电影节、音乐节和林立的博物馆,无不证明了特隆姆瑟在北极圈内的文化中心地位,不愧是“北方的巴黎”。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极光观赏地之一。

  从西里尔家进城需要1小时,有公车直达村口。特隆姆瑟的阳光非常明媚,上我有充裕的时间隔着车窗拍照。挪威被称作“峡湾之国”,曲曲折折的峡湾和无数冰河时代的遗迹,构成了既壮阔又精致的峡湾风光。挪威峡湾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行来,沿途美景果然名不虚传,但特隆姆瑟的峡湾又与挪威南部“一线天”似的风貌截然不同,开阔、浩荡、绵延不绝。

  特隆姆瑟城市虽小,但五脏俱全,大小博物馆遍布全城,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在观点博物馆(Perspektivet Museum)看了林茜·阿达莉奥(Lynsey Addario)的摄影展《阿富汗女人》,得一塌糊涂。她利用女性身份的便利,多次深入民风保守的阿富汗拍下众多照片,从家庭、生育、死亡、教育、选举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当地妇女在教、下冲破藩篱的勇气,无比震撼。

  极地博物馆(Polar Museum)则向观众展示了近代挪威人如何征服北极的历史。其中,以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Nansen)和罗尔德·亚孟森(Roald Amundsen)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前者不仅是热衷探险的科学家,对极地探索装备进行过大幅改良,了整整一代探险者,同时又是一位为挪威争得主权的,并因在国际联盟工作时期出色的工作表现——给一战后大量无家可归的无国籍难民颁发得到国际承认的护照——而荣获诺贝尔和平。

  后者则是史上抵达北极和南极的第一人,是挪威举世瞩目的国民英雄。1928年,一艘飞艇意大利号(Italia)在北极失事,他带队乘飞机从探险大本营特隆姆瑟出发,搜救生还者,却由此踏上了不归。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这些先人在科技并不发达(尤其是飞行、破冰、极地航行等相关技术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冒着极大风险探索极地,恰恰是人类勇于挑战未知世界的最佳证明。

  博物馆就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我徜徉其中,全然不知时间之流逝。博物馆之行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一窥特隆姆瑟的城市,至今仍让我回味不已。

  在西里尔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专心等待着极光出现的那个瞬间,心里既焦急又期待。到了晚上11点,西里尔的妻子皓迪思(Haldis)一脸欣喜地告诉我:现在门外出现了微弱的极光。我二话不说,马上冲出门外。

  果然,北边的山上泛着淡淡的绿光,此时的光线不足,拍摄颇具难度,但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架起三角架就拍。很不凑巧的是,快门线坏了,只能用机身自带的30秒,尽管如此,我依然难掩激动之情。1个小时后,微弱的极光也消失了,我不得不回到屋里,零下8℃的气温,加上积雪,已经让我冰冷。半小时后,极光又出来了,我裤子也来不及穿,又冲了出去。我告诉自己,第一晚看到极光已经是头等好运。

  第二天早上,我和皓迪思聊天,得知村中大多数村民都是退休老人,近几年开始有年轻人陆续搬进来,村庄也就渐渐有了生气。村子每周都会举行村民会议,她参加的“织毛衣协会”也有定期的。每周四,经过村子的公车只有2趟,间隔长达3小时。有的游客因为太冷不得不敲门求助,请求进屋等车。于是,村民决定开一家供人避寒的咖啡馆,真是一个人情味浓郁的村子。

  窗外的特隆姆瑟已是漫天飞雪,积雪齐腰深。傍晚,我和西里尔一起铲雪,我提出下厨感谢他们的款待。我打算做最简单的拿手菜——蛋炒饭。谁知他们买的是一种不知名的糙米,我用锅煮,足足加了4次水才勉强算是熟了,好在蛋炒饭味道还不错,大家一扫而光。由于第二晚屋外下起暴雪,我们索性天南地北聊了一晚上。

  第三晚,西里尔夫妇和我一起坐公车回村子。想到还没真正看到魂牵梦萦的极光,我不免有些失落。夜里12点,他们先睡了。我往窗外一看,不得了!我以最快速度穿好衣服、带齐装备冲到院子里。凌晨时分,终于迎来极光爆发,光线灵动、跳跃,让人目不暇接,长时间的镜头已跟不上它轻盈的舞步。虽然气温已跌至零下13℃,积雪及膝,我仍在峡湾边足足呆了3个小时。

  我清晰记得,当时我穿了4条裤子(2条滑雪专用)、3双袜子,还有滑雪鞋,但我还是感到身体正在渐渐冻僵。我每半小时跑回屋子,在壁炉前烤5分钟,然后再跑出去拍照。面对四面八方转瞬即逝的光幕,我最初有点忙乱——它飘忽不定,时而动若脱兔,似流动的盛宴;时而静若处子,如凝固的幻像。但我还是尽力捕捉,架好三脚架,设置快门线,备用电池捂在胸前口袋里,不断调整快门、感光度的数值。在等待期间,我一直呆呆地望着漫天绚烂之极的光华,无暇眨眼。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