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挪威资讯> 文章内容

中国多宝鱼vs挪威三文鱼:产业结构和集中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6-8-19 12:56:0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中国多宝鱼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处在需转型升级的阶段。为能正确借鉴挪威三文鱼产业,特对其产业结构、集中度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

   

  2015年挪威前十大养殖场的三文鱼市场份额占71%,最大的公司是Marine

  Harvest,其份额约占挪威份额的四分之一,在北美和英国各占三分之一。可见,挪威三文鱼产业是典型的大公司主导的特点,产业集中度很高。

   

  那么,挪威三文鱼产业是如何发展到当前产业结构的呢?简介如下:

   

  1972年,挪威仅有5家养殖场,养殖产量为46吨。

   

  1980年,增加到173家,产量达到4300吨。

   

  1991年之前的许可证制度:

  以小规模经营为主,每家养殖场只可拥有1张许可证,且拥有者须为当地居民。限制养殖场的大小,以杜绝大型养殖场与小规模经营的竞争。

   

  渔民销售机构(FOS)及其“冷冻计划”的失败:

  自1978年起,挪威政府授权渔民组成渔民销售机构(FOS),管控鲑鱼交易的最低价格。

  但因供大于求,止不住价格下跌。FOS遂推出“冷冻计划”,即向银行融资买下渔民生产过剩的三文鱼,冷冻储藏,以图阻止价格跌势,并拟开拓冻品市场。但产量过大,FOS的收购量高达4万吨,1991年以破产收场,并造成许多养殖场倒闭。

   

  1991年之后的许可证制度:所有权自由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分水岭:

  每家公司可拥有多个许可证,只要不超过全国总数的15%即可。

  这导致产业结构转变,从以小型养殖场为主,转变为以大型养殖场为主。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1991年成立挪威海产局

  挪威海产局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办事机构。是一个国有企业,以有限公司注册,股份属于挪威政府的渔业与海岸事务部,董事长却由挪威最大的渔业公司的CEO兼任。其职责是为挪威的海产业服务,在全球做市场营销,推广挪威海产品。海产局的市场推广费用全部来自挪威的海产品出口税,税率0.75%。

   

  挪威前十大养殖场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终成绝对主导地位:

  1990年为8%;

  2001年为46%;

  2010年为65%;

  2015年为71%;

   

  就这样,挪威三文鱼产业从小型养殖场为主导,逐渐转变为由大公司主导的结构。

   

  可将挪威三文鱼产业分为三个阶段分析:

  (一)发展初期:

  以引导沿岸居民就业为政策目标,除许可证制度外,还有低息贷款、补助及信用保证等支持。

  (二)发展中期

  由于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养殖场获利倍增,迅猛的发展将产业推向泡沫化危机,历经FOS倒闭、许多养殖场破产之后,政府将许可证自由化,促使产业整合,形成大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三)产业结构转型后的阶段

  大企业实力越来越强,政府持续在出口营销、科技研发、人才培育方面给予支持,稳固基础,增强软实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多宝鱼产业仍处在以小规模养殖业户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多宝鱼养殖业户的规模普遍较低,即很分散,产业集中化低。

  可粗略估算一下:最大的养殖场的养殖量不超过200万尾,即使按每年的养殖量为1亿尾计估算,最大的公司的份额不到2%。假设前十大养殖场的平均养殖量在100万尾,前十大养殖场的市场份额仅占10%。大企业份额很低,典型的是以小规模养殖场为主的特点。与挪威三文鱼产业1990之前的情况有类似之处。

   

  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多宝鱼产业与挪威三文鱼产业在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

   

  产业的发展需要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国情不同、产业特点不同,中国多宝鱼产业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或许难以走大公司兼并做大的道路,农业合作社或许是可行的、值得探索的道路。

   

  参考资料:

  《挪威海产局中国攻略》,

  《挪威鲑鱼产业化与国际化发展策略》,台湾经济研究月刊,第36卷第3期,2013年3月;

  《Salmon Farming Industry Handbook 2015》,Marine Harvest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