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挪威资讯> 文章内容

书评|比更重要的是爱与悲悯

※发布时间:2019-2-23 3:26:1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推背图 详解

  村上春树很少写现实主义的小说,唯一贴近现实的小说《挪威的森林》成为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他最擅长、写得最多的是寓意小说,与现实无限贴近,却又永远都带着点奇幻色彩,读罢掩卷,让人不断揣测,有余味绵长的超现实寓意。他最新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依然是带点奇幻的超现实主义、让人熟悉的村上风格。

  《刺杀骑士团长》分为显形篇和流变隐喻篇上下两篇,有好几条故事线,总体而言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肖像画家“我”由于婚姻失败,失所,暂住在大学好友雨田政彦的父亲、大画家雨田具彦的山中旧居兼画室里。“我”边给人画肖像画,边在山下的文化学校教绘画以此谋生,并跟学画的几个主妇保持着不伦关系。某天,“我”无意中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所画的大师级画作“刺杀骑士团长”,由此引发整个故事。

  主线故事中,“我”因肖像画技巧出色,认识了住在山对面的免色先生,他央求“我”给他自己和同住在山中疑似他女儿的少女秋川真理惠画像,由此“我”结识真理惠。与此同时,“我”因为半夜听到了奇怪的铃声,而挖出了山中旧宅后面即身佛开悟的圆形洞穴。不久,真理惠,“我”神奇地进入了圆形洞穴,救出少女。故事最后,“我”与怀上他人骨肉的妻子柚复合,并与妻子诞下的女儿室一起过上了幸福的一家三口生活。

  主要副线故事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雨田具彦在维也纳绘画,因参与暗杀的行动,不得不被回日本。雨田具彦的弟弟雨田继彦是东京音乐学院的学生,钢琴天才,因文件疏漏,阴差阳错被征兵送往中国参加中日战争,经历了的南京大事件后,身心受到极大,回到日本后身亡。通过雨田继彦的,村上春树用六页纸描述了恐怖的南京大事件。雨田具彦从维也纳回到日本后,因为刺杀失败、女友死亡和弟弟,心灰意冷转而投向日本绘画,战后成为著名的绘画大师。

  《刺杀骑士团长》与以往的村上著作有颇多相似之处。2004年,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村上也承认,他一直反复地书写他迷恋的主题,即一个男子失去了他所追求的目标,或者其被抛弃,对她的念念不忘使得主人公来到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异境,在这里他有可能失而复得,这在他所熟悉的世界里是不可能办到的。显而易见,跟《奇鸟行状录》《舞!舞!舞!》和《世界尽头与仙境》一样,描述被妻子抛弃流浪道、穿越在虚实两境的《刺杀骑士团长》也是村上的“失妻物语”。本书中的即身佛开悟的圆形洞穴可以与《奇鸟行状录》中的井对应,甚至南京大的战争也可以与《奇鸟行状录》中的日苏诺门坎战争一一对应。那么,是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村上春树江郎才尽、不断重复自己以前的小说框架?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村上春树的父亲参加过侵华战争,他身上长期带着死亡的阴影,村上也颇受此影响。此前多本小说如《寻羊冒险记》和《奇鸟行状录》中多有涉及战争之恶,村上创作本书也是想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与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斗争,刺向和东方军国主义日本的战争,刺杀制度之恶,这是村上对、对日本社会的深入思考。在中日战争中,雨田继彦因为了中国人,既是战争的加害者,在制度恶的下了人性恶;又因为行为本身而身心,最后身亡,成为战争的者。本书中透过上级军官要求弟弟雨田继彦用大刀砍俘虏脑袋的描写,了战争之恶,也更进一步刺向了人性之恶。

  除了《海边的卡夫卡》,村上小说里的主人公几乎都是30~35岁间的男性,本书中“我”甫一出场就已36岁,迈过了35岁的门槛。村上后来也承认,他想透过更成熟的男性视角来叙述故事。年龄上的改变造成思想的改变,也带来了小说结局的不同。以往村上的作品多是性结局,本书却罕见地安排了一个幸福结局。在男尊女卑的日本社会里,“我”把爱置于男性之上,选择原谅了出轨的妻子,与非亲生的女儿室一起生活。年近古稀的村上也更宽容,本书中更悲悯更宏大的大爱终于超越了男性的个体,成为本书的情感底色,这也让村上超越了以往擅长描写青春和孤独感的自己,成为一个更成熟更睿智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