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大学校园里的“民族村”上演民俗文化嘉年华

※发布时间:2019-2-22 15:21:2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兼职小娇妻

  新华网长沙4月18日电(记者 谢樱)戴上哈达,品尝藏族的酥油茶,欣赏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走进维吾尔族的客厅欣赏姑娘们的舞蹈……4月17日,长沙理工大学来自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11个民族的学生在今年的民族文化节上,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村”,展示各民族的独特风情。

  这是长沙理工大学第三次筹办民族文化节,此次以“中华手拉手,拥抱新时代”为主题。“民族文化节”是长沙理工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品牌活动,此外学校每年举办古尔邦节晚会、藏历新年联欢会等活动,让师生同联欢、各族共庆贺。

  负责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李娟老师表示,这些活动都是少数民族同学在学校支持下自己组织筹办的,“那些民族特色的食品,还有衣服、挂毯、配饰,都是少数民族同学从家乡采购或者自己动手制作的,他们想要更多地还原真正的民族风貌。”

  本届民族文化节借鉴我国“大群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创造性的选择了“民族村”的展览形式,让来自各个民族的同学们全权设立自己的“民族村”,也让师生以游园会的参观方式领略了各族文化。

  上百位学生穿梭在十几个展示不同民族文化风俗的帐篷中间,试穿民族服饰,品尝民族美食,体验民族礼仪习俗。

  维吾尔族展区负责人满日哈表示,筹备这次展览就相当于制作自己民族的名片,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的活动,让他的老师和朋友能体验自己家乡的生活,让同学们更了解维吾尔族的人。

  每一位参观者手里都拿着一张民族村的通行证,他们在每一个民族展区参观体验并完成游戏任务,就可以获得一个民族签证,再根据完成任务的数量兑换品。“这其实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真正实现我们中华手拉手的目标,让不同民族同学增加了解、增进团结。”活动现场负责人马斌介绍。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民族文化展览还开辟了一个汉文化的展区,由学校东篱汉文化社承办,现场向参观的师生展示汉服舞蹈、茶道、香道,还进行传统发饰制作的体验式教学。“除了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参与《司花令》汉服舞蹈表演的唐珊珊同学表示。

  “民族文化节”是长沙理工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品牌活动,学校构建的“3+3+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通过加强组织、混编、自律管理,开展思想、励志、心理教育,落实生活、学业、就业帮扶,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走出了以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切糕王子”阿迪力、湖南省励志成才学生典型努尔飞叶、学校自强之星木拉迪、祖丽胡玛尔等优秀少数民族学生。